台灣之子楊致遠,13年前創立美國入門網站雅虎(Yahoo),從此建立起一個全球逾3億人瀏覽的互聯網王國,成為矽谷傳奇。但不老不死傳說沒有幾回,當雅虎顯現沉沉暮氣,他去年臨危受命當統帥,力抗微軟巨額併購方案,卻和Google結盟失敗,終於前天(周一)宣佈將辭任行政總裁。自稱「紫血人」的他,黯然下台。
據雅虎主席博斯托克(RoyBostock)發聲明,雅虎董事會和楊致遠就「繼任時機」討論了一段時間,雙方同意現在時候到了,董事會已聘請獵頭公司,物色繼任行政總裁人選,公司內外人馬都會考慮。楊致遠會在找到繼任人後離職,但會保留董事身份,也會恢復「雅虎酋長」(ChiefYahoo)職銜,為雅虎整體策略出謀獻策。
自言身上一直流着紫血
楊致遠也就辭職發表聲明說,從創辦雅虎到引領雅虎發展成全球品牌,他一直為雅虎最佳利益着想,出任行政總裁都是為了替雅虎在新時代中找尋新出路,而「現在是時候將行政總裁職位和我們在全球的人才交給一位新領袖」。他在致雅虎員工的通告又說:「你們都知我身上一直流着紫血,將來都一樣。」雅虎標誌以紫色為主色,他就「紫血人」表明一心為雅虎的心迹。
楊致遠「流着紫色的血」是毋庸置疑的,故事要追溯到13年前。那是1995年,他和史丹福大學同學大衞菲洛(DavidFilo)在校園一架拖車內創業,他主大格局的構想和策略,大衞菲洛掌技術發展,如此互相補足,合力將一個課餘搞的網站分類指南,逐步發展成包羅萬有的入門網站──雅虎。雅虎搭上科網熱頭班車,2000年股價創下125美元新高,市值高逾1,400億美元,他個人身家亦達64億美元,躋身當年《福布斯》美國富豪榜排38位。
但科網世界瞬息萬變,隨着科網股爆破,雅虎改走多媒體內容供應路線,偏偏搜尋技術遭Google後浪推前浪,網上廣告佔有率被蠶食,盈利倒退。雅虎面臨危機,向來不管行政的楊致遠臨危受命,去年7月有點不情不願出山,但外界都對他寄以厚望,希望他能像蘋果創辦人喬布斯(SteveJobs)那樣,憑着對互聯網科技的觸覺,為雅虎打開新局,創造另一個傳奇。
拒微軟收購成股東眼中釘
「紫血人」盡力誓要保衞江山,可惜掌帥印不足18個月卻連番受挫。雅虎2005年向北京叩頭,披露資料令異見記者師濤判監10年,美國國會去年開聽證會,他成為箭靶,被議員狠批是「道德侏儒」。
今年初,雅虎股價低殘,微軟開出以每股33美元共470億美元收購案,楊致遠堅決拒絕,股東見財化水,向他問罪,股壇狙擊手伊卡恩(CarlIcahn)更逼宮撤換董事局,雖然失敗,但倒他的壓力越來越大。
為雅虎另尋出路,楊致遠又跟Google的網上廣告合作協議,幾近水到渠成,卻又因反壟斷當局反對而告吹,跟AOL合併談判也沒有進展。擺在面前的事實是,雅虎盈利已連跌三年,市值在他掌舵後已跌超過200億美元,前天收市價每價僅10.63美元(82.9港元),跟高峯期有天淵之別。
雅虎如此業績,成為股東眼中釘的楊致遠,黯然下台已成定局。英雄不再,論者狠批他不是喬布斯那種「創意澎湃的暴君」,做不了大決定。RBCCapitalMarkets分析師桑德勒(RossSandler)更將他彈得一文不值:「他不止糟蹋了微軟的交易,而且執行力差,幾次公司重組都無助挽回股東、僱員和顧客的信心。」
楊致遠在今年9月的《福布斯》美國富豪榜排281位,身家仍有17億美元,現在應又打了折扣,但仍夠他與日裔太太、兩個孩子一生無憂,仍可像以前一樣多打高爾夫球。但他只有40歲,傳奇落幕得太早了。
路透社/美聯社/美國《華爾街日報》/《華盛頓郵報》
楊致遠的傳奇
1968年11月6日在台灣出世
1978年 與母親和兄弟移民美國,當時他唯一懂得的英文字是"shoe",經三年苦讀已說得流利英語
1990年 入讀史丹福大學
1992年 邂逅日裔女生山崎晶子,後與山崎結婚
1994年 和好友大衞菲洛在史丹福校園一架拖車開創互聯網搜尋器事業,翌年正式命名為雅虎
1995年 AOL找上門想收購雅虎,但楊致遠和大衞菲洛一口拒絕,兩人後跟微軟和CNet洽談合作,只得Netscape資助
1996年 雅虎以13美元上市,首天股價收市33美元,升幅154%
1999年 楊致遠身家高達80億美元(624億港元)
2000年 雅虎股價於1月4日創下125美元新高,隨後科網泡沫爆破,股價下挫至翌年4.41美元低位
2001年 Google雙雄布林和佩奇跟雅虎洽談合作,雅虎錯過收購Google的大好良機
2007年 楊致遠出任雅虎行政總裁,拒絕微軟以33美元收購方案,改跟AOL和Google洽談合作
2008年 5月中斷和微軟併購的談判,宣佈與Google在網上廣告結盟,又成功阻止股壇狙擊手伊卡恩撤換董事局的行動,但面對司法部威脅提出反壟斷官司,Google本月初宣佈放棄結盟,楊致遠前天宣佈辭職
《蘋果》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