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為失戀而自尋短見之事常有,那份「你唔要我,我死俾你睇」的狠勁和決心,沒花在更有意義的事情上,實屬可惜。
愛情是一場奇妙的體驗,那怕過程短暫,能一嚐戀愛滋味已屬幸運。愛情若未能修成正果,通常會以單方或雙方(甚至多方)傷心告終。那些以自殺、謀殺、強暴、毆打、勒索、裸照上網、對簿公堂等情節落幕的,是最反高潮的愛情結局,令「愛」蒙污。
「再見亦是朋友」,是分手的極高境界,EQ要達至黑帶才能做到。退而求其次,可以是不了了之、無疾而終的收場,讓時間把感情風亁。據聞奇人異士更可「選擇性回憶」,愛意投入,悲傷抽離,活在當下。
為人父母,可給孩子灌輸「天涯何處無芳草?你唔要我你走寶!」的觀念,讓孩子在日後情路受創時,哭它一、兩星期,便重拾自尊自愛,傷口自我修復。
遭愛人拋棄不是絕症,而是一個短暫的逆境。本來,由老師開示生命價值是頗有效的,無奈近年也有不少老師自殺的報導,實在不幸。還好仍有防止自殺的機構,有時一通電話,盡訴心中情,遵照社工的輔導,已是行出解結的一大步,只是傳媒甚少報導。
為情自殺,往往是把本來只屬一個人的陣痛,變成家人長期創傷的魯莽行為。無數過來人可以做證,情傷可以百分百痊癒,留下的淺淺疤痕,甚至是日後享受精彩人生的另類本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