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心臟病 上體育課病發<br>百級梯級險奪男生命

患心臟病 上體育課病發
百級梯級險奪男生命

【本報訊】一名患心臟病、體內裝有心臟除顫器中六男生,繼去年上體育課期間心臟病發獲救後,昨日他於北角就讀中學後山上體育課,在行畢100級山路梯級時,疑又心臟病發昏迷,脈搏一度停頓,幸在場體育男教師施以心肺復蘇法和人工呼吸為他急救。事主得以撿回性命,送院後無性命危險。

去年守龍門曾暈倒

心臟病發險死男生姓李(18歲),是家中獨子,為寶馬山道55號聖貞德中學理科中六學生。李去年11月在筲箕灣聖馬可中學就讀時,曾在體育課踢足球擔當守龍門時心臟病發暈倒,當時也是體育老師為他施救撿回性命。
李母表示,兒子喜歡球類運動,特別是打乒乓球。他在15歲時曾於運動中暈倒,看醫生後證實患上心肌肥厚的先天性心臟病,要在體內植入價值約17萬元的心臟除顫器,每5至10年要更換一次;不能做劇烈運動,但可以做運動量小的運動。其子曾多次暈倒幸均無礙,最近一次是一個月前上學途中暈倒梯間。
聖貞德中學副校長蔡太表示,病發姓李男生今年9月入讀該校時,校方已得悉他患心臟病,家長亦同意他可以參與一些運動量小的運動。男生治療後無生命危險,待他出院後,會與家長及醫生商討他是否適宜上體育堂。

心臟病發獲救學生由消防員抬落山送院。

體育老師救回一命

昨晨11時許,姓李事主與逾30名男女同學上體育堂,在學校後山跑步,全長約3公里。開始時同學要步行一條近100級山路梯級,事主因患病只是慢行而上,姓馮體育老師與兩名同學則尾隨其後照顧。
約5分鐘後,當李行罷梯級時,馮老師發現他身體有異樣,懷疑病發,將他扶至一旁時,發覺他呼吸及脈搏微弱,並一度停頓,即着同學報警,並為他施心肺復蘇法及人工呼吸急救;約3分鐘後事主蘇醒。此時消防及救護員趕至,將事主抬落山送院,急救後情況嚴重。
事件中撿回學生一命的馮老師,為學校的體育主任,任教13年。馮老師同時為兼職政府飛行服務隊空勤主任(輔助),多次乘直升機出動救人,累積了不少救人經驗,今次是他首次在學校救人。

救人馮老師(右二)事後與其他學生返回學校。

特稿--醫生:常病發忌運動

對於體內裝有心臟除顫器的心臟病學生上體育課時病發險死,心臟科專科醫生何鴻光認為,事主有多次病發暈倒紀錄,不單止上落樓梯,其實任何運動均不宜做。他認為該名學生能撿回性命,可能是在場老師使用心肺復蘇法,也可能是除顫器發揮功用。

除顫器24小時監測

何醫生稱,先天性心肌肥厚症是先天性遺傳病,可能是父或母遺傳,亦有可能是患者出現突發性基因改變。病發症狀是跑步時會暈倒、呼吸不暢順或心口痛,一般在10多歲或20餘歲出現病徵,嚴重者可以第一次病發已致命。
何續稱,心臟除顫器約兩吋乘一吋大,一般醫生會在患者左邊鎖骨植入皮下乳頭與胸骨之間,儀器便會24小時監測患者心跳規律;一旦患者心跳停頓或心跳紊亂,便會釋出電流將心跳變回正常。除顫器受電量限制,每5至10年便要更換,以及患者每3至4個月覆診一次,檢查除顫器電量是否足夠。本報記者

你想知 想講 想問?

患心臟病學生上體育課時昏迷,你有何意見?

請即上《蘋果》網頁 http://appledaily.atnext.com留言喇!
或電郵至:mailto:[email protected]
傳真:37112411 手機短訊:63836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