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股壇:內地消費放緩百盛只宜炒上落 - 齊明

點股壇:內地消費放緩百盛只宜炒上落 - 齊明

百盛集團(3368)第三季業績增長雖然放緩,但仍符人意,股價也有好表現。
百盛第三季盈利1.902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25.8%,環比只增2%,首三季盈利6.02億元,同比增35.7%,與上半年相同。

經營利潤率仍上升

經營百貨業的同店增長相當重要,去年下半年已有相當變化,由上半年的19.6%跌至17.2%,今年第一季再降至15%,上半年為14.4%,第三季仍維持相同水平。
雖然同店增長放緩,而百盛特許專櫃銷售佣金利潤率則維持於20.3%,直接銷售利潤率稍升至17.6%,而成本控制及改善後的經濟效益良好,經營利潤率上升1.3%至33.7%。
百盛持續發展,不斷增設新店及收購管理中百貨店,其中以北京旗艦店較具規模,連同上海旗艦店計,上半年兩店的銷售,已相當於總銷售27.8%,而收購管理中百貨店及經營中百貨店少數股東權益,更帶來較佳效益,因由百盛管理,在有利情況下才進行收購,有關少數股東權益亦然,這些收購較為實際,還勝於自行新設百貨店,凡是新設百貨店,需要經過一段發展期由1年至3年不等,極少例子在開業首年即可獲利。

持續收購長線利好

百盛的有關收購經常在進行中,於9月至10月完成收購的,包括西安百盛49%,天津百盛及南寧百盛的100%,這些收購對第四季的經營有所幫助,相信第四季業績將勝於第三季。
內地消費放緩,對百貨店的業績本不能期望過高,但新增已獲利的百貨店則是例外,當然,過去獲利,不等於未來仍然獲利。
政府採取一系列政策刺激內部經濟增長,但並不直接,只是間接,放寬財政及貨幣政策,以刺激經濟及緩解出口放緩的負面影響,希望經濟增長得以穩定,以間接刺激消費市場,不過,效果仍要一段時間才能充份顯現,短期而言,對百貨業的經營可能受壓,較遠的展望,如經濟增長維持預期的8%水平,則消費市場不致太差。
百盛昨收6.30元,預期PE約17倍,看似仍高,而與過去的特高水平比較,已大幅回落,由於短期的同店增長仍將放緩,不能對股價期望過高,只能候反覆時炒上落。
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