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20國集團(G20)峯會,會前雷聲大,被形容為「第二次布雷頓森林會議」(BrettonWoods),要在金融海嘯中力挽全球金融體系於既倒,重建新秩序;會後卻雨點小,雖然G20領袖發表宣言,矢言採取協調行動,恢復全球經濟增長,改革金融架構,但他們只訂下高大的原則和承諾,具體聯合救市措施欠奉,對金融危機如遠水不能救近火。
第一次布雷頓森林會議,1944年在美國新罕布什爾州舉行,44國確立戰後全球金融秩序,奠定美元的國際貨幣地位,催生國際貨幣基金會(IMF)和世界銀行。如今金融海嘯席捲全球,美歐陷衰退,新興國家經濟增長勢頭受挫,代表全球85%經濟力量的G20峯會,章被蓋上「BrettonWoodsII」標籤。
加強金融透明度
前天(周六)在華府國家建築博物館召開峯會後,G20領袖也打着「BrettonWoodsII」的旗號發表宣言:「我們決意合力恢復全球經濟增長,促成全球金融制度改革。」
宣言中,領袖們達成了連串改革金融制度的原則:檢討金融機構薪酬制度對高風險營運的影響;提高評級機構行為準則;加強信貸違約掉期(creditdefaultswaps)等複雜金融產品的透明度;對投資產品估值出新會計準則;加強對冲基金透明度;推動監管機構合作;改革IMF和世銀,增大新興市場國家在全球金融體系中的發言權和代表性;擬訂需受監察的全球最大金融機構名單;今年底前重開多哈回合貿易會談,承諾12個月內不推出新貿易保護措施等。
布殊將卸任難有作為
但不多於六小時的G20峯會,只達成高大原則,具體行動措施欠奉。在宣言中,G20領袖們僅同意,各國各取所需「因應國內情況採取財政和貨幣政策」以刺激內需,英國首相白高敦(GordonBrown)會前提出各國協調出的聯合刺激經濟方案則不見蹤影,最棘手的金融體系改革要待3月31日G20財長會議落實細節,至4月30日再開峯會時才從長計議。
沒金融界期待的減息協議等聯合刺激經濟措施,今天全球市場自會對這次峯會成敗作出反應。今次峯會是「noBrettonWoodsII」,到底美國總統喬治布殊(GeorgeW.Bush)已是跛腳鴨政府,他在會後記者會已傷感地跟記者說「再見」,對改革全球金融體系如此重大議題,更不能自作主張,何況下任奧巴馬(BarackObama)沒親身出席,令峯會難有具體成果。
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家約翰遜對峯會結果表示失望,說「這些東西就算不開會都可以同意的」。世銀行長佐利克(RobertZoellick)也說,這次峯會「最重要是有跟進行動」。
香港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和金融管理局總裁任志剛,昨天總結在華盛頓出席G20峯會的行程。曾俊華說,各國同意採取有力措施維持金融體系穩定,刺激內需;各國也會加強監管金融體系,避免危機重演。
任志剛則強調,香港的貨幣金融制度相對穩定,但不能掉以輕心,香港會配合國際金融改革,以監管手段,避免經濟盛衰循環惡化;金管局支持擴大「金融穩定論壇」,認為吸納發展中國家非常重要。
路透社/法新社/美聯社/彭博通訊社/
美國《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
G20峯會宣言
振興經濟
‧各國因應國內情況推出財政或貨幣措施,如減稅減息等,以刺激內需
‧協助新興市場國家取得流動資金和援助
自由貿易
‧各國承諾12個月內不推出新的保護主義措施
‧今年底前重開多哈回合貿易談判
改革金融機構
‧發達國家金融當局組成的「金融穩定論壇」(FSF),短期內加入新興經濟國家代表
‧全面改革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會(IMF),讓新興市場國家更大發言權和代表性
‧加強IMF監察角色,就各國宏觀經濟和金融穩定提供意見
加強監管
‧檢討金融界薪酬制度對高風險營運的影響
‧確保評級機構無利益衝突,加強資料披露
‧就投資產品估值定出新會計準則
‧對冲基金和私募基金加速達成共同指引
‧改善信貸違約掉期(CDS)等複雜金融產品和企業財政狀況的資料披露
‧對主要跨境金融機構成立「監督協會」,監督全球最大金融機構,3月底前擬定出此等金融機構名單
跟進行動
‧各國財長明年3月底前草擬有關具體建議,G20領袖明年4月30日再開峯會跟進
美聯社/路透社/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