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方人物:窮爸爸與窮兒子

八方人物:窮爸爸與窮兒子

金融海嘯來襲,退休小學校長林湘雲在教育界辛勤工作40年儲起來的退休金、基金縮水三分之二,身家由500萬縮至只餘100多萬,但他沒有因此不開心。育有一名富兒子、一名窮兒子的他,覺得後者活得更快樂;他認為,金融海嘯是一個讓人反省的好時機,還提醒兒子不要為賺錢而忘卻珍惜身邊人。
林湘雲在聖公會日修小學任校長多年,三年前退休;但他退而不休,仍不斷從事與教育有關的義務工作。金融海嘯來襲,林校長檢查一下辛勞40年省下來的積蓄,原本約有200多萬元投資基金,現在賬面只餘三分之一;買了多年的藍籌股原總值約200萬元,現只餘下一半。但本身是基督徒的林校長很樂天,「我冇乜所謂,地上嘅財寶唔係最重要,我哋係要累積天上嘅財寶。𠵱家都係同個細仔住居屋,清茶淡飯就可以好滿足。」

成敗非以金錢衡量

他從兩個兒子身上,體會到金錢不一定令人快樂。林湘雲的長子自小有讀書天份,經常名列前茅,中學時升讀傳統名校拔萃男書院,並以優秀成績入讀港大醫學院,現在當醫生,做了「富兒子」。相反小兒子從不愛讀書,只能入讀一般水平的中學,會考連10分也拿不到。當時林校長鼓勵他繼續讀書,但兒子竟以死威迫:「如果你迫我讀書,我去死!」幼子後來做了倉務員,在金錢上是「窮兒子」。
外人眼中,大仔與細仔的社會地位天淵之別,但林校長認為兩個兒子均是叻仔,而且細仔生活得更開心。「大仔讀書樣樣都好叻,𠵱家喺醫療集團做醫生月薪較醫管局醫生仲要高兩倍,但係佢壓力相對會較大。細仔雖然讀書冇天份,但佢好鍾意揸車,考車牌都一次過合格。同埋佢經常同平民接觸,個人比較隨和,易與人溝通,個人都開心啲。」
他的細仔因為喜歡駕駛,一直希望做司機,最近終達成夢想。
身兼資助小學議會等公職多年的林校長,常與官員打交道,「好似以前羅太(前教統局常任秘書長羅范椒芬),佢係非常聰明嘅人,但最後聰明反被聰明誤,因態度高傲,唔體恤前線老師,搞到好可惜。又好似李國章局長(前教統局局長)自細非常富貴,完全唔知民間疾苦。」
林校長說,成敗得失,非以金錢多寡衡量,只教兒子做事要問心無愧,以及謹記聖經所言「非以役人,乃役於人」,作為座右銘。
記者 梁美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