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研究估計,全港約有9萬名隱蔽長者,佔長者人口近1/10。你有否留意到身邊有獨居長者,絕少與外間接觸,更抗拒接受援助?他們可能是隱蔽長者其中一員。
讀者陳小姐早前致電本報,反映有一位獨居婆婆,孤苦無依,每天四處拾紙皮,賺取極微薄收入過活。「以前紙皮有價,老人家仲可以勉強生活,𠵱家回收業受金融海嘯影響,紙皮回收價暴跌,好擔心阿婆無飯開。」
堅拒申請綜援
寒冬逼近,蘋果日報慈善基金的送暖活動正進行得如火如荼,本報記者希望可透過送上一個小小愛心福袋,讓這位無依長者感受到社會人士的關懷。本報記者帶同滿載食物的福袋,和陳小姐同到婆婆的公屋單位探訪。當時單位木門大開,室內非常幽暗,記者隔着鐵閘道明來意,花了近15分鐘婆婆始講出自己姓氏,並讓記者入屋傾談。
婆婆姓李,78歲,對往事不願多提,只透露年輕時曾在製衣廠工作,與丈夫無兒無女,多年前老伴因病去世後,便過着孤單寂寞的生活。李婆婆每月倚靠705元生果金及賣紙皮賺取的微薄收入生活。「我平日好慳,買5蚊魚食三餐。」
李婆婆對於政府提供為期一年、每月300元的電費津貼全不知情,為了省電,她晚上從不開燈,平日只會拾別人的舊衣服,重新裁縫穿着。雖然李婆婆拒絕任何協助,包括堅拒申請綜援及不接受捐款,惟當記者送上載有白米、餅亁、麵條等多種食物的福袋,她仍顯得十分感動和窩心,並欣然接受。
有賴鄰居轉介
嶺南大學社會老年學教授陳章明指,隱蔽長者並無正式定義,一般認為獨居長者未有與外間接觸及接受外間協助,都可被納入隱蔽長者一群。由於前線社工未必能發現隱蔽長者,惟有靠鄰居主動轉介,才可讓慈善團體或政府機構跟進。
個案編號:1105029
小呼籲
為向社會弱勢社群表達關懷及愛心,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每年舉辦送暖行動,向貧困或獨居長者、殘疾人士、單親及低收入家庭等送贈禦寒衣物及食物福袋。蘋果基金已接獲多間社福機構申請送暖物資,預備在聖誕節及農曆新年舉辦慶祝活動,送贈有需要人士。越多善長捐款,越多人可受惠。每捐款200元,便可惠及3人,請踴躍捐輸。
「送暖行動專戶」捐款編號:S0014
網上捐款: http://charity.atnext.com/donate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
電話:29908688
傳真:37112468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網址: http://charity.atnext.com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接收捐款戶口
恒生銀行:368-006565-001
中國銀行:012-898-00067655
滙豐銀行:580-198836-001
渣打銀行:447-0-6670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