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環球多項經濟數據均差於市場預期,反映信貸風暴的影響已經進一步深化,加深市場對未來經濟放緩及企業盈利受壓的憂慮。另外,美國財長保爾森突然宣佈7000億美元救市計劃的餘下資金,將不會用作購買金融機構的「不良資產」,改為協助消費者信貸市場,亦為後市增加變數。
花旗分析員認為,未來經濟發展及盈利增長前景不明朗,加上「去槓桿化」的趨勢持續,將繼續為大市造成壓力,預期短期環球股市仍會甚為波動。但另一方面,各地央行及國基會分別推出不同措施以穩定經濟及市場信心,銀行間的同業拆息亦已經顯著回落,顯示早前遭受冰封的信貸市場有所解凍,都有利環球經濟的中長線發展。加上現時環球股市的市盈率約為11.3倍,遠低於長期平均值17倍,待市況回穩,環球股市中長線有望重拾上升動力。
新興市場方面,由於信貸浪潮令環球經濟陷入衰退邊緣,拖累商品價格由高位顯著下跌,對資源出口地區的經濟會帶來較大影響。以油價為例,短期原油供應未見顯著回落迹象,但環球經濟增長急速放緩將令原油需求顯著下降,因此花旗分析員亦相應調低未來數年的年度平均油價預測,預期2009年及2010年的平均年度油價分別為65美元及75美元一桶。受資源價格下跌拖累,部份依賴出口天然資源的地區,例如拉丁美洲及歐非中東等地的出口受益或會下跌,不利當地經濟增長,花旗分析員亦已於早前把拉丁美洲的明年經濟增長預測下調至2.6%。
經濟增長最佳
反觀作為資源入口地區的亞洲,可從商品價格下跌中受惠,紓緩區內國家面對出口放緩的部份衝擊。而隨着經濟增長減慢及商品價格下調,亞洲區的通脹壓力已經明顯降溫,因而增加亞洲央行的減息空間,故整體經濟發展應可看高一線。花旗分析員預期,明年亞洲區經濟增長有機會達6.3%,優於整體新興市場的經濟表現。
流動性風險低
另一方面,近期部份新興市場面對經濟放慢及資金外流的衝擊,導致資產價格及滙價下跌,對金融市場及經濟都帶來影響。花旗分析員認為,現時新興市場面對的其中一個較大風險是流動性問題,即是資金能否適時及充足應對到期的債務。要衡量一個國家的流動性風險,可以利用對外融資需求相對外滙儲備的比率作分析,比率越低,顯示國家的外部融資需求較低。根據有關數據,除南韓以外,普遍亞洲國家的對外融資需求,一般較歐非中東或拉美國家為低,令亞洲國家在環球信貸緊絀的情況下較為有利。
面對短期市況不明朗,但中長期投資潛力日漸增加的環球股市,投資者可透過環球股票基金,分散投資不同地區及行業,以較低波幅涉足股市。另外,如果投資者的風險承受能力較高,並希望在估值較低時投資新興市場作中長線投資,可考慮利用分段吸納的形式入巿。在眾多新興市場地區中,亞洲區的經濟發展相對穩健,對外的融資需求亦較低,投資前景或會相對較歐非中東及拉美國家為佳。
張敏華
投資策略及研究部主管Citibank環球個人銀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