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自過去一周美國總統大選及歐洲宣佈減息後,曾出現急升及急跌,好像11月6日恒生指數更一度裂口失守14000點水平,翌日(11月7日)又反彈逾500點,可見市場波動明顯加劇。在這波動市況下,或可留意股票掛鈎投資(ELI)作另類投資工具,但是如果在挑選掛鈎股票及其他條款方面稍不留神,投資者往往要承受潛在接貨風險。
藍籌一直是股票掛鈎投資(ELI)的主要對象之一,而滙豐控股(005)是較受歡迎的銀行股之一。滙控在11月10日公佈第三季稅前盈利超越去年同期,較市場預期略佳。觀乎金融市場於過去數周異常波動,滙控曾一度跌至75元,其後逐步反彈至90元,升幅多達20%。
看漲ELI雖為短線收息工具,但投資者不應只重視潛在年息回報,而要先考慮股份的前景,因為一旦遇上正股股價調整至參考價之下,投資者將有機會出現接貨風險,所以在挑選掛鈎股票時宜找一隻自己看好及願意在參考價接貨及持有之掛鈎對象。
以一隻短期看漲ELI為例,投資期為兩星期(16日),參考價百分比85%,潛在年息回報15.16厘,若以10萬元投資額計,實際利息660元,假設以目前滙控現貨價約91元計,即參考價水平為77.35元(91元x85%)。
至於潛在年息回報的釐定,很多人都會疑問股票掛鈎票據是否已包括股息因素在內呢?其實每當任何上市股票公佈業績之前或之後,股息因素已經計算在潛在年息回報內,所以派息的高低間接影響股票掛鈎投資的購買價。
隨着不良貸款上升、亞洲業務放緩、營業利潤下降,市場憂慮滙控將在今年或明年削減派息,以保留較多資本。儘管如此,以一些波幅較穩定的股份作掛鈎對象,可望減低波動市的風險之外,接貨風險亦有機會降低。
註:數據截至11月11日,以麥格理ELI產品為基準,資料僅供參考之用。
麥格理證券(亞洲)有限公司衍生工具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