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民主黨昨舉行三場雷曼苦主申訴大會,由專人向苦主講解和解、調解、仲裁及訴訟等程序的細節,吸引逾2,000名苦主逼滿會場。有資深調解員建議苦主,不妨與銀行接洽調解,但是否接受仲裁則須三思,因為一旦接受仲裁,將失去日後上訴的權利。
資深調解員阮陳淑怡在申訴會表示,若與銀行接洽調解,苦主宜在會面前,先將相關文件交律師審閱,才決定是否與銀行達成和解協議。即使不能達到和解的結果,苦主本身也沒有損失。
勝訴機會相對較低
阮陳淑怡提醒苦主,金融管理局推出的仲裁機制,仲裁員只會按照苦主及銀行雙方呈交的文件進行裁決,不設聽取證人口供一節,一般來說銀行呈交的文件會較齊全,苦主是否接受仲裁要深思熟慮,因作出仲裁以後再不能再提出上訴。
協助雷曼苦主的民主黨主席何俊仁直言,不主張苦主申請仲裁,苦主成功勝訴的機會相對較低。他指現時處理的部份個案,如其中一個獲工傷賠償的工人個案,一直將賠償金額存放銀行作定期,其後被誤導將賠償金購買迷債,此類個案的勝算較高,銀行也較主動接洽入稟者和解。由於每個個案情況不同,難以一概評定那些個案適合入稟法庭,準備入稟的個案一般是年紀較大、不能承受風險或沒有投資經驗的組群。但他發現最近有一些50多歲的人士獲銀行接觸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