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一名畢業於浸會大學、並曾任教師的女子,近年一直失業賦閒在家,昨日她看報章報道,知悉科技大學畢業的年輕教師跳樓,懷疑她一時感觸,在東涌富東邨住所跳樓自殺,證實當場死亡。警方認為事件無可疑,自殺原因有待調查。
女死者曾惠珊(35歲),未婚,與父母及兩妹一弟同住富東邨東馬樓一單位。據稱,曾女在浸大社工系畢業,但她沒有從事社工,而是選擇執教鞭,但教了兩、三年便離職,至今十年未找到工作,只靠補習賺取生活費,或向弟妹借錢度日。
仰藥自殺十日前出院
現場消息指,曾女學歷高,自視亦甚高,所以尋找工作時高不成,低不就,失業多時,家人曾抱怨:「全家學歷佢最高,但搵錢最少。」曾女疑鑽牛角尖致精神異常,兩個月前服藥自殺,送南葵涌醫院治療,十日前才出院。曾父前日生日,曾女與弟妹一同為父慶祝,家人未察覺她有異樣。
昨晨6時許,曾惠珊如常起床梳洗,之後看報紙,看到科大畢業男教師跳樓自殺新聞時非常專注,父母不以為意,稍後並離家往飲茶,剩下她一人在家,折返後已發現她自殺身亡。父母認為她看了該則新聞後有所感觸,可能誘發她跳樓。
昨午1時許,有街坊聽到隆然巨響,發現一名女子從高處墮下,救護員到場證實她已死亡,警方事後接觸死者家人,並在其住所撿獲遺書,調查後認為事件無可疑。下午5時許,女死者的父母及胞弟,由法師陪同在現場進行招魂及拜祭,數名女童經過時亦跪地叩拜。
治療師:容易受感染
香港家庭心理治療師協會總幹事羅志華稱,女事主是自殺高危一族,很容易受到感染而作出自殺行為,「佢哋睇到呢啲新聞,家人必須提高警覺,小心看管。」羅表示,這類病人必須接受適當治療,「佢喺醫院只有藥物治療,心理輔導好唔夠,出院見臨床心理學家仲要有排等。」
他說,防止自殺需讓病人有希望、有力量,以及足夠資源跟進病情,該會提供免費諮詢服務,有超過10名註冊臨床心理學家當值,聆聽病人及家屬傾訴,市民可致電25725388求助。公民黨新界西地區發展主任安劍英亦指,當局在東涌區只關注青少年及老年人問題,對中年人的精神健康服務嚴重不足,希望增撥資源應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