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一數NBA爭標球隊,大家可能說湖人、塞爾特人、火箭……,但數一數NBA「多餘」球隊,筆者第一時間想起灰熊;這支95年成立的球隊,至今只曾兩次打入季後賽,重建、重建、重建,就是每季的工作。
事實筆者與灰熊算有淵源,96年冬天與家人到溫哥華探姊姊,位於西岸的溫哥華雖未致冰天雪地,但室外溫度也在冰點以下;沒有其他事幹,就問姊姊如何購買灰熊的門票。
不過,姊姊在溫市生活多年,也不知已有一隊NBA球隊進駐,最後到唐人街找了一輪,在旅行社以十多元加幣,折算不用一百元港紙,購入一張山頂位門票。第一次親身欣賞NBA,對手已記不起,但只記得灰熊順理成章的大敗,還有空洞洞的場館。
OJ梅奧又是過客?
加拿大的高稅率,加上大多數華人對籃球毫不起勁,注定「初生」灰熊的失敗。01年灰熊遷至美國中南部的孟菲斯,總算有點起色;憑謝利韋斯的眼光,01年找來加素及柏廸亞兩名新秀,還有米克米拿等出色交易,04年終首次打入季後賽。但球星對灰熊沒有留戀,05年季後賽首圈又被太陽掃走後,球隊又要「重建」;數一數灰熊過往有什麼球星,阿杜華謙、碧比、加素等,但通通都是過客。
今季灰熊又獲得重建的基石,比哥哥更實而不華的馬格加素,還有射手OJ梅奧,基爾、干尼亦漸成熟,米歷錫亦定位為防守型中鋒;以這個陣容,3年後灰熊不難打入季後賽,不過最重要的課題,是管理層不要白白又將他們放走。
文:牽牛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