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說60年代沒崛起電視媒體,美國就沒有甘迺廸總統,JFK的"TelevisionPresidency",正如現在的奧巴馬由「神奇」當選到履新,確立的是歷史上第一個"InternetPresidency"新世代,他的競選網站功成,現已進化至一個change.gov網站再進。
全宇宙都說選票之外,是新媒體送了一個黑人入白宮,好像newmedia特別寵愛O先生,又好像希拉莉和麥凱恩的幕僚是來自石器時代的豬,不知道要利用新媒體。其實,兵器面前人人平等,要用心學的不是「什麼」令奧巴馬贏,是「為什麼」他會贏。
4. 不是新vs舊,是新舊逢源。不理新貓舊貓,能抓到選票的就是好貓。挾「新」之旗幟衝鋒,但媒體運用上他的陣營其實是新舊兼用的,否則會有競選終章一擊君臨天下式30分鐘電視infomercial嗎?市場學舊武器如地區events、公關他一直強打。奧巴馬販賣說oldstylepolitics過時,是定位上「新」不同於對手的「舊」,華府實用手冊101要轉新版了,但實踐上不是新舊對立貪新棄舊,是交融,是integrated新中有舊,問題是比重。希拉莉和麥凱恩是重舊輕新,零包袱的奧巴馬,靈活地兼容並包。舊媒體支配和統治資訊的勢力小了,權力轉移但仍然重要。「跨媒體」和「綜合」是關鍵詞,而新媒體不可能是伴碟露筍。
5. 網站要煲。互聯網是中性的,誰都可以用,誰都可以放短片上YouTube,McCain有很多,希拉莉也有大量,反正airtime免費,但網站不論是瀏覽量是viral爆發,還是社交網的細胞分裂繁殖,都需時,急不來。像十月懷胎像焗蛋糕,猶如有機生長的網站生態任你再多錢都不能揠苗助長,你吃過微波爐蒸魚沒有?yuk!希拉莉和麥凱恩忽然醒覺要加重新媒體力度,sorry,仔不是你要生就即刻有,追不回。奧巴馬由一開始就全力做網中人。
6. 網站要不斷修正、優化。奧巴馬的網站曾經由簡潔易用,走向越來越多賣點像很多offline產品一樣走火入魔,什麼都放上去加進去,中了貨架無限陷阱越來越亂又繁亦煩,後來反而回到基本是岸;麥凱恩那個網站,一路連戲,保持土味,又改善不了社區凝聚力。
7. 理解新媒體的特性。同一把劍,他耍獨孤九劍你拿來批橙皮,把劍沒takesside。以前run一個長兩年闊50州的競選運動不可能,人手時間經費都不可能,老希和老麥都知,以前競選玩尾程衝線,但他們不知社交網的特性和地區動員威力,如今可以提早發力。晨早放一個藍點在紅營,網路上茁壯染藍,收成時對手都未瞓醒。網路容許競選工程一早就全速駕駛,媒體新世代,資訊通達遠超舊時,以前推廣video電視台不播,往那裏播?web-onlyspots沒空間你做到斷氣也無人問津,現在有足夠bandwidth無數blogs無邊平台,空間多新聞渴傳遞快成本低,人手一機短訊直航你眼球。競選時間表節奏變革了,不是electionday,甚至不是electionmonth,衝線前勝負已分。
從奧巴馬當選故事還可以學到太多(很多不是新道理,但walkthewalk的人從來少):
別讓經驗成為你的敵。就算有人建議希拉莉用奧巴馬的兵法,她會採用嗎?
新舊黑白總相宜。奧巴馬是黑人嗎?他的教育、履歷很「白」,他沒有很重的黑人口音長相,這黑的總統,從來就是半個白人,章法既舊卻新,是黑亦白,兩面接通。
收割有時。做個出色收割佬,奧巴馬收割了共和黨8年來種下的不滿、無力感、厭惡,收割了希拉莉種下的牙齒印,收割了新媒體發酵至今的威力,從新媒體收割了捐款用在舊媒體上,收割了美國歷史幾百年來的種族虧欠歧視天文赤字。你不割,遲早有人割,whynotyou?
美國的宗教是夢,Yeswecan是亞門。對傳統最大的反叛是選一個最反傳統的總統來。
我希望新總統用「政績」、不是「當選」登上政治巔峰,希望當選那天,是他最差的一天。
(從奧巴馬競選工程學到什麼之二)
http://www.youtube.com/watch?v=-ycu0sy5RW8奧巴馬助選短片有專攻有色人種的外語M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