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數一下,08減81,等如二十七,是二十七年前的事了,陳耀南老師第一堂課第一句話就是個對聯:「東條英機方去∕西城秀樹又來」。事隔那麼久,還記憶如新,可以想像經歷過日本侵華一代,慘烈的往事無論過多少年還是不會如煙;一個大學講師上漢語詩律學課,還念念不忘提醒沒有吃過日本鬼子苦頭的學生:捱過了日本的武士刀,也要提防東洋人軟實力繼續「進入」國土。
國仇家恨是否該銘記於心,代代薪火相傳?災難既成過去,反省當時國力何以衰弱至此,比消極抵制對方的文化,於國於民,更有建設性。日本就是擅長把文化增值加工出口,這「仇家」的優點不學白不學,再空喊你們的精緻文化都是我大唐天朝A貨,無效無力更無長進。韓國家電與影視業外銷成功前,我們還不是邊保釣邊用日產空調看木村開日產七人車?見好即收為己有,才是自強之道。這是港情。
只是國情隔了一條河,又有點不一樣了。昨晚在網上查找過去養蘭壽方法不足之處,不經意瀏覽到國內蘭壽網站,竟然在一個討論區發現有帖子發起不要日產要國貨的爭論。蘭壽是日本人從中國的壽星、獅頭變種而成的品種,經幾代改良又改良,終成極品。
市場最公道,買蘭壽的人很多都不曉得,這可愛的蛋頭金魚由來自日本變種,也甘心付出比一般國產金魚高幾倍的代價,可見那不是盲目的哈日潮。如今國內培養的蘭壽,屬原創出口給改編後轉內銷,正在急起直追。問題是,寵物魚於人類最大功德,原是養性怡情,觀魚游之姿而得慢活之樂,國內魚迷有本事扯到愛國仇日去,如果拿這氣概做敢為天下先的事情,才不枉那捱批的蘭壽啊。那討論有幾十頁之長,為保心靈健康,我當然轉到單純的魚世界去韜光養晦。
逢星期五至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