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通過運用特權法調查雷曼事件前,用了九小時辯論,如果梁國雄所言投反對票的都是禽獸能成立,又何必浪費議員的生命去議論?抱持相反意見者,不管表面理據有否謬誤,背後有否利益考量,一旦給打成禽獸,只怕往後無論是媒體還是代議士以至那批熟口熟面的議政學者,要講出不受民意歡迎的意見,想對銅板的另一面提供個參考,都要抱着雖天下人吾往矣的勇氣,才敢發聲;即使沒有政治油水可抽的,也怕變成禽獸,在救世主面前平起平坐,心平氣和討論黑與白中間的灰色地帶。看,因為一隻蕉,因為不受歡迎的特首,我連「理性」與「感性」都不敢用了。
九個小時的聲討中,《信報》的社評也成為熱門對象,那幾篇反對立會用尚方寶劍,只是分析通過的可能弊端,看來看去沒有偏幫政府及銀行家之處,為甚麼惹得吳靄儀陳偉業等人在議事場合內點名批評,並聲言從此罷看該報?我也不同意《信報》那幾篇社評的理由,但不會偏狹到因為一兩篇不合己意的評論就拒看,反之,其它報紙過去有同聲同氣的諍言,又要不要在立會加上光環?這樣的胸襟又與政府偏聽有何分別?這也正是雷曼苦主最怕的標籤:輸打贏要。苦主們我不是說你們,我不敢做禽獸。濫用語言暴力即使不一定換來暴力,也為言論自由增添不必要的代價。
那漫長的所謂辯論,好戲悶氣連場,可是這個動物農莊演出的亮點,卻在於通過了寶劍出鞘的權力後,下一個議題由自由黨提出,有關油價加快減慢向邱騰華施壓,與民生攸關,只見旁聽席一空,超過三分二議員如戲院散場般離席不回頭。是的,馬拉松後會累,回家休息吧,我在直播台屏幕前繼續守候這討論油價問題的場面,人丁單薄得難堪難明,看得又孤獨又失望。
逢星期五至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