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零售業已步入嚴冬,但暫無業主表示願意共度時艱。香港零售管理協會主席麥瑞琼表示,協會於11月5日向包括大型地產商之業主發信,希望可以暫時減租20%,迄今共收到六個回覆,但所有均沒有表示會減租,對此感到非常失望。
房協:會研究建議
麥瑞琼昨於電話會議表示,六家有回覆的業主中只有房協回應較令她感到溫暖,指會研究有關建議,其餘均非常官腔。她特別指,於沙士期間房協旗下商場曾經減租30%,拯救不少零售商,但目前房協已將大部份資產售予領匯(823),料歷史不會重演。
面對減租建議碰壁,麥瑞琼指,聽聞近期不少企業與員工重新簽定合約,以整體減薪10%或高層員工減薪代替裁員,以度過這個艱難時間。
麥瑞琼表示,有關減薪雖然是暫時性但沒有定下調整的時間表,不過由於可保住「飯碗」,員工亦樂意接受。
麥瑞琼指,零售管理協會暫無計劃推出大規模的刺激消費活動,事實上協會亦沒有足夠財力進行,相信只有政府才有這樣的能力。她估計,零售業界的結業及裁員潮於聖誕節及農曆新年檔期前不會惡化,惟恐假期後財力不足的公司會大量結業。
麥瑞琼表示,香港零售業目前共聘請約40萬名員工,按同樣為金融中心紐約的失業率預測(約10%)推算,當市道進一步惡化,絕對有可能令香港失業人數額外增加4萬人,即是將影響到4萬個家庭生計。
四萬零售員工恐被裁
麥瑞琼預料,聖誕節檔期銷貨價值將錄得5至8%倒退,主要原因是市道變差及去年比較基數較高。
她相信包括衣服、鞋及手袋等非必要大眾化產品,將是最受影響的「高危」類別,一些於去年以高價簽定租約的國際零售品牌,亦擔心會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