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衰退的通用定義是本地生產總值(GDP)連續兩個季度或以上錄得負增長,不過,若採用不同的比較方式,結果可能會「謬之千里」。如港府昨日公佈的第三季GDP,按年則升1.7%,按季則下跌0.5%,以後者計算香港連結兩季GDP錄得負數,香港經濟已步入衰退周期。
與去年同期比較經濟增長,即按年增長,好處是自動清除了季節性因素,因同一季度的節日、經濟活動的旺淡季往往較為接近,容易得出「蘋果與蘋果」的比較。
至於與上一季度比較,即按季增長,反映的是較短日期的經濟表現,但亦較受季節性因素影響。不過,現時公佈的GDP,透過統計學的技巧已大大地減少季節性因素影響,故此亦越來越多人使用按季增長,以衡量經濟的表現。
按年比較數據滯後
中文大學酒店及旅遊管理學院會計與財務高級導師李兆波表示,按季計算能夠更快反映現實環境的惡劣形勢,反觀按年比較的話,則涉及去年同期的比較基數問題,或會有所滯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