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記者是好樣的 - 左丁山

香港記者是好樣的 - 左丁山

幾年前《壹週刊》有兩位高手,同是陳姓女子,一位惜姿,一位貝瓊,佢兩位寫嘅訪問,屬「唔睇唔得」嗰類,佢兩位離開,令人若有所失。兩位陳女士走咗去邊呢?原來返璞歸真,入咗中文大學新聞及傳播學院做導師,教導新聞系學生如何採訪、編輯、寫稿等等,與壹仔只爭朝夕嘅工作環境相比,佢兩位似係由鬧市鬥獸場走返鄉下河邊釣魚,生活截然不同。陳貝瓊與左丁山唔熟,但陳惜姿以前係左丁山鄰居,所以前一輪睇佢寫專欄講自己個仔飲咗毒奶,要到醫院驗腎石,左丁山都戥佢驚埋一份。
呢日見到「香港新聞教育基金出版」嘅一本《四川地震──香港記者反思錄》,編輯就係蘇鑰機教授、陳惜姿、陳貝瓊、翁愛明,於是立即翻閱。好多本港記者接受編者訪問或者撰文,講述今年五一二四川大地震實地採訪之所見所聞及記者隨想,閱讀性甚高,值得介紹。一位《壹週刊》高級記者簡淑明寫「女記者拍心口入映秀」,佢話男同事最早行去災區,晚上回來,形容路上多石,入夜難行,而簡淑明自言:「我怪責自己老早荒廢運動,行街買衫也愛坐下來嘆個下午茶,氣力何在?路太黑我會坐的士,怎夜行?擔心起來,我就在偌大的酒店浴室內對着鏡子,撐着洗手盆的雲石做了二十下掌上壓,然後跟自己說,我千萬不要成為攝記同事的負累。」
簡淑明之言乃典型香港嬌嬌女之寫照,突然收到柯打到災區採訪,膽大大入汶川,幾乎葬身岷江,究竟佢如何完成任務,睇吓本書就知。記者自災場回來後有乜嘢感覺,《星島日報》中國組記者翁育紅話:「一進家門打開電視翻開報紙,看到災區的圖片,眼淚潸潸不停地掉下來……第二天如常上班,上網看到地震新聞,眼淚又不時打轉。」返到香港,記者忍不住哭了,在現場又如何,商台記者楊通達寫:「我不是為哭而來」講自己出發前,要求自己到了災場,「永遠不要哭」,但到了災區,耳聞目睹慘況,方知忍住唔喊極為不易!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與香港新聞教育基金合作編寫及出版呢本書好有意思,如果中七學生想申請明年入大學讀新聞系,不妨買呢本書睇吓先,唔好以為做記者只係出入酒店追訪名人二、三、四、五、六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