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大投資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準,工作要實。」總理溫家寶這回是言出即行,一個星期內兩度施展重拳救經濟,不只中央推出4萬億元人民幣的刺激經濟措施,同時勒令各省市、各部委快速推出擴大投資計劃,令內地股市昨日一枝獨秀,在周邊股市暴跌之際竟勁升約4%。
其實,無論中央的4萬億元救經濟計劃,還是廣東省的1.3萬億元投資計劃、上海市的八大措施,雖然被內地傳媒冠於「新政」之名,但其中究竟有多少水份?即,這些金額驚人的投資計劃當中,有多少是原有項目?有多少是真的新增項目?有多少新增資金能夠落實?
在這些疑慮的陰影下,上周末公佈的4萬億救經濟計劃,只能夠讓A股在本周一升了一天。其後,溫家寶連續兩日繼續出招,先是召集省級政府和國務院部委負責人開會,勒令各省、各部全力開動投資機器,接着又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部份詳盡、可操作的投資項目及增加出口退稅率,以提振市場信心。
或減持美債籌資
溫家寶上月訪美時再三強調:「在經濟困難面前,信心比黃金和貨幣更重要。」但是,金錢不是萬靈,沒錢是萬萬不靈。近幾次國務院常務會議(由總理、副總理、國務委員、秘書長共10人組成)頻頻出台救經濟措施,如果只有財政、貨幣政策的放寬,沒有真金白銀的投資計劃,豈能挽回市場信心?中國高官一直以出口術救股市,結果是股市越跌越深。
溫家寶的4萬億元從何而來?迄今仍讓人擔心。溫家寶在增發國債問題上相當保守,遑論讓地方政府放債。看來,他要維持市場信心,還要再出幾招,除了讓社保基金、外滙基金介入回報周期長的項目外,減持美國國債以籌資、讓人民幣貶值都是選項,但引起的震盪實在禍福難料。現時只能說,不要低估溫家寶救市、救經濟的魄力,但也不要高估中國獨善其身的機會。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