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 吃 - 鄧達智

混 吃 - 鄧達智

朋友提議放進一點腐乳到荷包蛋未熟蛋黃一起吃其味無窮。有朋友聽後感覺難受;小時果醬類選擇較少,將腐乳塗上麵包或多士灑點糖亦也惹味無限。
老外見中國人吃鹹魚掩鼻而過,莫使他們吃鹹魚雞粒炒飯;但他們對意大利人以濃味小鹹魚anchovy放在比薩餅上共焗,pasta內共燴,調入沙拉等等吃法卻毫無異樣,小器看,也是一種種族性的抗拒而非口味。旁邊有朋友高喊「葡萄牙人不吃生存不了的馬介休本來便又鹹又霉香,比起我們的鹹香馬友勁多啦!」
平常吃早餐機會小,一大杯奶咖啡一兩個水果便算。來京公幹,事情都安排到下午,早上閒,見餐廳準備早餐種類繁多,不是為吃也可用作頑頑。先來一盤青菜沙拉,除意大利陳醋,橄欖油,加點韓國kimchi,有鹹也有帶點甜味的,最後添點南乳及腐乳混着吃,竟然帶出一份蔬菜平常遺失了的甜鮮味。
從小最愛吃雞蛋,要求廚子將蛋煎三成熟夾在烤香菠蘿包再灑上煉奶,一面咬一面啜着四面流動奶甜蛋黃液視為生活大樂;當人人都為高膽固醇極度驚恐之際,每年驗身,高醫生都恭喜「閣下血糖共膽固醇度數皆標準」;反正不是天天吃,吃起來面不改容,一般雙蛋要太陽面,以croissant蘸着蛋液吃也會在上面放點果醬。見油條相當鮮明亁淨,用以替代月牙包,也塗上果醬。吃過蛋黃以蛋白當腸粉皮捲着油條做炸兩;旁邊老外小老外看得迷了眼,笑說:「文化啊!」
豆漿素質不賴,頗濃不似香港處處溝水貨色;要求服務員添糖加溫再來一點薑汁……不由你不信,撞在一塊就是明正言順,佛門素薑汁撞奶(其實番禺原產地不叫薑汁撞奶而是「薑埋奶」,味道有點黃,即是粵語長片梅綺話跟張瑛「行埋」,水乳已交融意思。)一旁老外朋友終於忍不住坐過來研究研究,畢竟是較文明的德國人;美國人?大概開口微言:「不要以為辦過奧運,美國又出了個黑人總統,便以為可以為所欲為……」混吃玩耍呢,有甚麼看不過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