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在好幾年前吸引無限,位於後海邊上,與宋慶齡故居隔水相望,那個春天桃紅柳綠特別好看。
孔乙己曾經很火,賣的紹興菜,捧魯迅出來省招牌;不過菜還是好的,消費又不高,一壺太雕不過二十多元,裝潢特別鄉土,印花藍土布間隔飄着江南水鄉風味,上海朋友說黃泥螺還可以吃到道地的香,慢火焙手剝笋聽說也是天天從江南運到。那是後海剛興起的二千年後頭兩年,每次來京晚上特別喜歡訂大廳的位子(走進房間雖然多點私人空間,缺少人氣,感受不來人間滋味)。飯後沿水邊走到前海沿的「左岸」,挑那張鮮紅色長沙發喝一夜威士忌,間或走進小小四合院內天井,榆樹的嫩芽襯着清天明月雖然陰森,特別好看。
然後你發現孔乙己不再一樣,枱椅開始破落,服務素質下降,食品味道降格……像一切內地紅火的餐廳,不過三年,廚子侍應能挖角都被挖,而後海在酒吧街兼賣淫事業風氣吹起,漸漸,這道江南水鄉風味消雲散,不再循老路來找。
以為孔乙己停止營業。晚上想喝黃酒吃清淡江南菜式,朋友建議去「孔乙己尚宴」,聽名字知覺前身返魂無術,留一半過去好風光加一半新鮮動感,聽這番苦心感念曾經獲致前身吃喝好時光,第一時間贊成動身東三環邊上朝陽公園西路8號公館院內。
打開菜牌見價錢不似北京近期食肆的飆升,當然也不似舊時便宜,總算中價,設計依然保持一定江南風貌。先來一壺溫黃酒,外邊入夜空氣攝氏五、七度最宜喝溫酒。手剝笋、茴香豆、黃泥螺等等經過醃製的小食送酒最宜,相互不干擾。梅亁肉、草烤魚、醉雞、烤菜……都是家常菜式,味道好(不是江南人,是否正宗未知,也不去理它,重要是眼前風景宜目怡神合胃),一餐下來半醉滿飽不過七、八十元perhead,十分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