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特首去年提出十大基建之一的新界東北新發展區,將在本月中至下月底展開首階段公眾諮詢,雖然區內涉及不少公私營用地,但政府考慮邀請私人機構參與,加快落實新區發展。
由規劃署和土木工程拓展署於今年初邀請顧問進行的「新界東北規劃及發展研究」,地點主要集中在古洞北、粉嶺北、和坪輋/打鼓嶺三個地區,前兩者主要作住宅及商業發展,後者只作倉儲及工業用。三區涉及總土地面積約一千公頃,私人土地約佔57%。如以政府先收地再分配的傳統發展模式,需時冗長,故在諮詢文件中,提出可讓私人土地業權人或發展商參與,並提出八種合作方式供參考。估計發展商較感興趣的,是透過成立發展公司,被收回土地的業權人可取得公司股份或可換股債券,在發展期間可收息,發展完成後可攤分收益;另一方式是採用類似換地權益書方式收地及批地發展。
稱着重生態保育
此外,政府提出要着重環保城市設計和生態文化保育,如降低發展密度、減少污染、設有通風及觀景廊等。而區內如塱原及河上鄉濕地、鷺鳥棲息區及風水林等自然生態,和區內的歷史建築等都要加強保育。政府會於2010年初作最後一輪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