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望低至24% 出版商怕蝕本<br>布殊回憶錄無人問津

民望低至24% 出版商怕蝕本
布殊回憶錄無人問津

美國總統卸任後的「指定動作」,離不開執筆著書,現任喬治布殊(GeorgeW.Bush)也計劃明年1月20日下台後寫回憶錄。可是,這位民望超低的總統先生回憶錄,出版商恐怕銷量有限,無意問津。相反,他的妻子勞拉(LauraBush)獲多家出版社招手,稿酬隨時可媲美前第一夫人希拉莉(HillaryClinton)的800萬美元(6,240萬港元)。

62歲的喬治布殊,前天(周二)接受有線新聞網絡(CNN)訪問,說出了自己在白宮歲月中的戀棧和錯失,還說有意退休返回德州牧場寫回憶錄,已開始構思內容。總統寫回憶錄,出版商通常爭相洽談,可是,對於喬治布殊寫回憶錄,出版界中人視為「銷量毒藥」。
一名業內名人私下透露:「他出版回憶錄將要等五年。他現在如此不受歡迎,他的書沒有市場。」著名書籍代理MortJanklow更說:「他要出書,恐怕要等30至40年。」知名公關KenSunshine則說:「他現時聲望如此低,我想一、兩本都難賣出去。」CNN最新民調顯示,他的聲望低至24%。

勞拉有巿場 稿酬直逼希拉莉

喬治布殊回憶錄無人問津,但上任克林頓(BillClinton)由名書商AlfredA.Knoff出版回憶錄《我的人生》(MyLife),賺得1,500萬美元(1.17億港元)稿酬,寫下當時紀錄。
相反,第一夫人勞拉(LauraBush)很少談私事和白宮生活,出版商對她的回憶錄興趣極大。另有出版社高層透露,多家出版社正和她洽商。她的稿酬,業界認為可直逼希拉莉2003年出版回憶錄《活出歷史》(LivingHistory)高達800萬美元的稿酬。
妻子回憶錄有市場,自己的卻沒有,喬治布殊可能有點難堪,但大可推說自己以父親老布殊馬首是瞻,他一樣沒有出版總統回憶錄。又有一個可能,任內說過不少經典「金」句的他,出版「布殊語錄」可能更暢銷。
至於他下任奧巴馬,演說了得,文采也風流,兩本著作《來自我父親的夢想》(DreamsFromMyFather,繁體字譯本《奧巴馬夢想之路──以父之名》)和《無畏的希望:重申美國夢》(TheAudacityofHope,繁體字譯本《奧巴馬勇往直前》)早獲好評,他勝選後兩書更一紙風行。將來他卸任,將黑人入主白宮的歷史性時刻寫成回憶錄,應該同樣洛陽紙貴。
美聯社/美國《紐約郵報》

布殊儍語錄

"Itiswhite."
「是白色的。」
2001年7月訪英,有小孩問白宮是怎樣的,他如此回答

"There'sanoldposteroutWestthatsaid,'Wanted,deadoralive.'"
「我要正義。在西部有一張舊海報說:『通緝,不論死活。』」
2001年911襲擊後,他以牛仔語調,豪言緝拿拉登

"Ithinkwarisadangerousplace."
「我認為戰爭是危險的地方。」
2003年5月談及伊拉克戰爭,他說了這麼一句廢話

"Bring'emon."
「放馬過來。」
2003年7月3日向伊拉克攻擊美軍的武裝分子展示膽識

"I'mhonoredtoshakethehandofabraveIraqicitizenwhohadhishandcutoffbySaddamHussein."
「我很榮幸和一個勇敢伊拉克公民握手,他的手被侯賽因斬掉。」
2004年5月談見過被斬手的伊拉克人的感受

"Youknow,oneofthehardestpartsofmyjobistoconnectIraqtothewaronterror."
「你知道,我最艱巨的工作是把伊拉克跟反恐戰拉上關係。」
2006年9月談伊拉克和反恐戰時說漏了嘴

不受歡迎總統的回憶錄

卡特(JimmyCarter,任期1977-1981)

「花生總統」任內發生伊朗人質危機、嚴重燃料短缺等,下台前民望激低;下台翌年出版總統回憶錄KeepingFaith:MemoirsofaPresident,《紐約時報》痛貶「枯燥平淡」。

福特(GeraldFord,任期1974-1977)

前任尼克遜爆出竊聽水門案辭職下台,他以副總統身份就職總統,1979年推出回憶錄ATimetoHeal,說任內要癒合總統制的傷痕,但《外交政策》評價自傳「毫無驚奇,欠深入探討事件。」

詹森(LyndonB.Johnson,任期1963-69)

越戰升級,美軍傷亡慘重,賠上政治前途,放棄競選連任,1971年出TheVantagePoint,仍受民眾責難。

杜魯門(HarryTruman,任期1945-1953)

任內經濟衰退,民望曾創歷史低位,回憶錄分兩部在1955和56年出版,大獲好評兼賣個滿堂紅,學者和輿論對他改觀,獲評為出色總統。
Gawker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