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潮流興美甲,女士們投入水晶甲、啫喱甲等花甲熱潮,但小心美甲不成變「爛甲」。最近有家庭主婦加上水晶甲後不幸感染真菌,令甲邊持續紅腫,真指甲又變得粗糙及易碎,最終要服食抗生素治療炎症。醫生警告經常要濕手工作的女士,貼上假甲是感染的高危族,嚴重可引致甲溝炎,甚至灰甲。 記者:鍾麗霞
皮膚學顧問醫生陳慶釗指出,過度修整指甲或用具不潔都會增加感染風險,因為貼上假指甲之前,通常都要將指甲邊的薄皮剪走,並將真指甲磨薄,再將假指甲推入去,「成個過程會削弱咗真指甲嘅保護力,令真指甲有機會同表皮分離,即係俗稱離甲,有機會感染細菌同真菌。」
炎症可持續數月
陳慶釗表示女士貼上假甲後,未必會即時發現離甲問題,指甲一旦受感染會隱隱作痛,若沒有即時取走假甲及接受治療,炎症可以持續數月,更有機會因感染綠膿桿菌,變成嚇人的「綠指甲」。他提醒女士移除假甲後,脆弱的真指甲也要約半年時間才會重生,這段時間需小心保護指甲減低感染風險。
曾有一名中年主婦數月前加入美甲熱潮,美甲師為求美觀,將甲邊的保護薄膜剪走,又將指甲磨薄,再貼上假甲及塗上啫喱層,但美甲後不久便覺得指甲痛,其後將假甲除去,發現真甲表面變得很粗糙及易碎,甲邊又腫又痛。由於疼痛一直未見改善遂求診,檢查後證實指甲受感染,服食抗生素及使用抗真菌藥膏才康復。
沒有好好保護十指長長的水晶甲或啫喱甲,除會引致感染,更隨時會發生斷甲受傷意外,陳慶釗表示若假指甲太長,又未有注意假甲有微細的裂紋,一旦裂紋位置被扯開,隨時連真指甲也被扯斷受傷,「曾經有女士整咗假指甲後開汽水,成塊指甲扯走咗,雖然傷勢唔嚴重,但就會好痛。」他提醒女士不要貼上太長的假指甲,以免因碰撞受傷。
美甲物料含有化學物質,易有皮膚敏感的女士小心中招,陳慶釗指出美甲時化學物質未必會接觸到皮膚,但美甲後用手指「𢱑痕」,化學品與手腳、頸部等位置的皮膚接觸,有機會引發敏感反應,嚴重敏感可導致大片皮膚紅腫。
近年消費者委員會接獲有關美甲服務的投訴大增,由06年11宗增至07年15宗,今年頭九個月更達128宗,當中大部份涉及公司倒閉及服務質素欠佳。
預防美甲感染小貼士
‧自備私伙修甲用具,每次使用後要徹底消毒
‧不要讓美甲師剪走指甲邊的薄膜
‧避免將真指甲層磨得太薄
‧假指甲不要過長
‧光顧衞生及信譽良好的美甲店
‧濕水時要佩戴手套
資料來源:陳慶釗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