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金枝慾孽》式女人治女人肥皂劇的觀眾,看《女人大作戰》應該賓至如歸,雖然它的三打白骨精只是幌子,查實着重歌頌金蘭情誼──或者說,透過基佬眼光過濾的金蘭情誼。這都怪佐治喬哥的舊版本先入為主,令我日光日白活見鬼,銀幕上的美琪賴恩和安納貝寧明明是如假包換的女兒身,卻一直洗不脫男扮女裝的嫌疑。據說這類母狗共冶一爐的所謂女性電影,要轉彎抹角把人物還原為男同志才看得出底蘊。偏心的評論家更斷言,女人自己永遠寫不好狗咬狗骨,只有巴渣的男身戲劇皇后懂得拿揑悍婦、癲婆、惡女和喪妹的分寸,以易服方式呈現的婆娘表情誇張色彩濃艷,教人特別看得過癮──這方面最傑出的例子不會不是艾慕杜華。
實不相瞞,我對《女人大作戰》掛頭牌的兩位阿姐一點興趣也沒有,吸引我進院的是幾片油翠翠的綠葉。甘蒂絲褒瑾演聰慧的媽媽,以身作則教女兒百忍成金的大道理,比《色慾都市》客串犀利時裝雜誌編輯出位得多。我一直認為她與同期出道的菲丹娜惠半斤八両,輸虧在走的路線比較歐陸,不受荷里活青睞。碧美娜片商錯譯比蒂美娜,她這個Bette正確發音與老前輩比堤戴維絲的Bette不同,作為遠在她登上銀幕前就天天聽她唱片的老粉絲,不能不做醜人更正。戲裏的她疑似整容整到鬼五馬六,慘不忍睹之餘還令人納罕:從來不以花容月貌見稱,臨老怎會選擇受無謂的皮肉之苦?還有一個歌莉絲列治文,沒想到仍然健在,一般人記得她在《最後一場電影》的最佳女配角金像獎演出,我印象最深的卻是《TheMaryTylerMooreShow》的包租婆菲莉絲,一出場笑到甩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