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說香港人消費信心跌到沙士新低,跌出十大樂觀城市榜外。眼見美國佬消費過度爆出大鑊,精叻港人怎能不面青,趕快勒緊褲頭,審查開門七件事每一樣的使費,大家活了這把年紀厚住臉皮齊齊學做慳妹慳嫂慳叔。上期《壹》訪問區議員何民傑,他就是出名的慳精人辦,很享受格價和cheap到痺的生活態度,慳儉得自在舒服。雖然我們已經不相信銀行上個世紀的廣告「勤儉是美德」能在今時今日「活化」,但儉確是瀕危概念,差點已遭種種消費衍生工具埋葬。在這種關頭,由奢入儉,更是有口難言,寃苦在所難免。而勤這個字,亦未必人人有機遇,職場開始大刀闊斧裁員,任你勤或絀,一刀切同時冇得留低。
勤儉是美德,儲蓄可以致富,也許真是古訓格言,尤其是對那些仍然有得賣勤,存款一直只做近乎零息的定期的老實人,他們信奉的做人哲理終於開花結果,當富者愈富時,他們做自己,到市道逆轉富者和貧者鬥窮之時,他們依然故我冇穿有爛,比恆指三萬點的浮雲逍遙,比嘔白沫的股蟹長壽,比迷債苦主清醒機伶。這些真正懂得過日子的高人技術上而言已是屬於不吃人間煙火的外星人,我和你學不來,惟有做慳家派,心堅若禪,對抗物慾誘惑。香港暫時叫做慳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