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介紹所 - 塵翎

職業介紹所 - 塵翎

在中國城看見一些職業介紹所,門口聚集着一群中國男人,表情都有些木然。我走近看看貼出來的告示,發現「介紹」的工作,工種很集中,多是廚師、搬運工人等。這不令人意外,飄散在外地,似乎凡是中國人就必懂得煮兩味,再不然只好去賣汗。雖說西方人對中國料理的要求沒有很刁鑽,在普通餐館掌廚即使敷衍一下亦可應付過去。像譚家明的《父子》裏,郭富城謀生也靠「揸鑊鏟」,廚藝不精還要給顧客投訴,日子不好混。
自然想起我城的勞工處,也是這類廉價勞工的介紹所。當然了,高級工種用的是獵頭公司,是工搵人不是人搵工。會考過後的暑假,也試過和同學一起去勞工處找暑期工,奔奔波波初嘗了人浮於事的感覺。好像那個暑假也沒有找到甚麼短期工,晃晃蕩蕩過了一個夏天又繼續升學。甚麼時候都是讀書好,讀一輩子都願意。
時值蕭條時代,不知勞工處是否聚集了更多尋找機會的人。人浮於事,「浮」這個字是真的,飄飄蕩蕩無着落處,心裏就是不踏實。
那天在唐人街和友人吃完飯,走在街上遇見李安,怯怯地上前向他打招呼,他害羞地舉舉手示意。想起的不是蕩氣迴腸的《色,戒》,而是更早期的《飲食男女》、《喜宴》,總覺得那個時期,他電影裏的華人角色更真實更有血有肉。那個父親的形象,放在唐人街任何一間餐館那一手扛起家計的老廚師身上,都找得到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