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東京專訪<br>反叛思潮觸發海嘯 宮崎駿捉金魚敲地球警鐘

《蘋果》東京專訪
反叛思潮觸發海嘯 宮崎駿捉金魚敲地球警鐘

由《風之谷》到《天空之城》,從《千與千尋》再到新作《崖上的波兒》,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多年來為全球老中青動畫迷,奉上多部雅俗共賞的動畫電影,前日這位動畫巨匠在東京小金市的StudioGhibli動畫製作公司接受香港傳媒訪問。年屆67歲的他近年仍不停透過創作,表達對世界和小孩子的關心,不過他對本報特約記者說:「其實我已經半退休了。」

為員工設託兒所

為宣傳明年農曆年檔在香港上映的動畫片《崖上的波兒》,宮崎駿前日穿上西裝跟香港傳媒見面,開始時他竟向記者道歉說:「對不起要大家來到日本,其實我應該到香港跟大家見面。」宮崎駿是位仁慈的伯伯,從其新作《崖上的波兒》到工作環境上的新設施,均可看得出他很關心小朋友,宮崎駿說:「小朋友是國家資源,《崖上的波兒》是我希望拍給5歲小朋友看的動畫,希望他們看得開心,所以故事不會很艱澀。籌拍這部電影時,我在這個製作公司為工作人員開設了託兒所,讓大家安心工作。」
《崖》片邀請到山口智子和天海祐希等日本著名演員配音,宮崎駿坦言:「其實不是我挑選她們配音,不過事前我也聽過她們的聲帶,研究是否配合角色。今次最大問題是替主角配音的小朋友,原來小朋友的聲音變得很快,後來我們被迫換人才能解決問題。」

宮崎駿坦言新作《崖上的波兒》是為5歲小朋友而製作,故事比較簡單淺白。

有份配音的山口智子和天海祐希曾聯同宮崎駿在日本宣傳《崖》片。

嫌電視顏色庸俗

宮崎駿還澄清《崖》片男主角宗介,並不是以兒子宮崎吾朗的童年作藍本,被問到角色有沒有跟兒子相似的地方,曾被吾朗批評為零蛋父親的宮崎駿竟說:「我未經他同意,是不可談他的事情。」簡直是個「非常」父親。
全情投入動畫創作的宮崎駿,原來已有6年多沒有看過電影,他也直言不愛看電視:「因為電視上的顏色很庸俗,我不喜歡看。」在作品中宣揚和平、環保訊息的他,認為現今世界由互聯網和手提電話支配,是非常危險和恐怖的事,他說:「我覺得這些東西終有一天會被破壞,那時候人類只可以依賴自己。人類之間的感情和親情才是最強、最值得信任。如《崖》片中海浪吞噬了宗介(人類)的世界,最後能解決這場災難的也是人類本身。」

有指《崖》片中的小主角宗介,是以宮崎駿兒子吾朗(右圖)的童年作藍本。

讓觀眾感受危機

宮崎駿還解釋由金魚變成人類的波兒,不聽父親說話而造成海嘯,正反映年輕人的反叛,他說:「這是很正常,但又很危險的事情,最重要是大人如何教導下一代、如何理解年輕人的思想。」他更指以往常透過故事讓大眾感受到危機感:「我認為地球已響起警鐘,我們要珍惜擁有的東西。」
友善又沒有架子的宮崎駿,訪問尾聲不停為記者畫畫簽名,握手道別前,本報特約記者問他會否考慮退休,他說:「我其實已經半退休了。」
採訪、攝影:森林檎

老拍檔爆烏龍事

《崖上的波兒》監製鈴木敏夫89年起跟宮崎駿合作無間,兩人可說是近20年來最佳夥伴,前日鈴木敏夫接受訪問時大爆老拍檔趣事,令傳媒大吃一驚。
原是動畫雜誌編輯的鈴木,坦言跟宮崎駿合作有苦有樂,皆因拍檔是百分百專心搞創作的藝術家,他說:「每次宮崎駿找到新靈感,只會對我說要將它拍成電影,他只專注創作,其他發行和籌經費的事便交由我處理,我的角色是為他鋪排和執手尾,雖然是一大堆麻煩工作,但我幫了他多年仍覺得是樂趣。」

拿着波兒布公仔的監製鈴木敏夫,大爆宮崎駿鮮為人知的逸事。
記者森林檎東京傳真

急需培育新人

鈴木大爆宮崎駿向來完成作品後,除了看一次試片,便不會重看:「宮崎駿覺得作品未夠完美,不願重看,當年他甚至想將《風之谷》的原畫膠片全部燒毀!」他還指宮崎駿甚至會忘記自己做過的作品:「他曾經拿着《魔女宅急便》的故事書,對我說這個故事很好,不如拍成動畫,他卻忘記已拍過電影。」
以宮崎駿當生招牌的StudioGhibli是日本動畫界殿堂製作公司,鈴木不諱言公司正面對人才老化:「宮崎駿已經67歲,高畑勳(《再見螢火蟲》導演)也73歲了,我們正需要培育新人。」

故事簡介:魚仔冒險變人類

明年1月17日在港上映的《崖上的波兒》,靈感源自安徒生童話故事《人魚公主》,不過宮崎駿改動了內容,並加入自己的想像,場景是他多年前因工作而到過的海邊小鎮及懸崖上的小屋。內容講述小魚波兒偶然遇上小男孩宗介,成為好友。為了跟好友一起生活,波兒不惜冒險,離開熟悉的海洋,希望成為人類。宗介則一諾千金,為好友保守着一個承諾。宮崎駿今次回歸手繪動畫製作,炮製純真的童話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