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選舉塵埃落定,媒體仍在翻炒舊聞。還記得馬英九嗎?其實,今次美國選舉跟上次台灣頗類似:兩者選時經濟皆是一塌糊塗;馬英九贏要多謝陳水扁,奧巴馬勝亦要多謝喬治布殊(拜其多行不義……但日後恐怕必遭天譴);馬氏及奧氏皆有疑似種族問題。小馬哥3月18日當選,5月20日就職,台股指數由就職當日的9309點見頂,跌至上星期低見4110點,走勢跟外圍毫無分別。至於新台幣,亦於今年3月美滙指數見底時掉頭貶值,由當時30元新台幣兌每美元,貶至上周最弱的33.6元新台幣。
由此可見,所謂的蜜月期,以台股而言,就是宣佈當選到就職之間的個半月;以新台幣而言,更未曾蜜月已貶值。美國呢?要是炒消息者,下回請早,事關勝負已分。要是論蜜月期,頂多延續至明年1月就職之時。至於美元,看法則跟新台幣一樣──選舉跟滙價關係不大。誠然,過往兩黨執政期美元皆有升有跌,難有結論(見圖)。
選舉跟滙價關係不大
既然與選舉無關,美元前景可溯回基本因素,緊記不是自身的基本因素,而是美國相對其他貨幣國的因素。澳洲已減0.75厘,今晚英國有機會減0.75厘,歐洲則起碼減半厘。
在外圍減息空間遠比美國大的前提下,外幣自然看淡,之前看法毋須改變。近日外幣反彈大致已補回早前下跌裂口,再升空間似乎有限,趁反彈掉頭沽,不宜摸得太盡。
料澳紐息口有排跌
利率期貨顯示,一年後歐、英息口將一同減至2厘,但澳息只減至3.7厘,紐息更僅減至4.7厘。在下懷疑,要衰,一年後澳、紐不會比歐、英好到那裏去。市場對歐、英息口的展望,已較實事求是,但對澳、紐息口仍過份樂觀。
隨着海嘯對亞洲的影響逐步浮現,市場終會面對現實,調低澳、紐息口的看法,屆時又有排跌。假使澳元再跌三成,就是01年的低位0.48,見0.40何足怪哉?
羅家聰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