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刺激內需 5萬億投資交通基建

中國刺激內需 5萬億投資交通基建

受金融海嘯衝擊,內地開始下重藥,大搞基建、刺激內需、促進就業。據報,交通部正醞釀在未來3至5年投資5萬億元(人民幣.下同)的計劃,涉及公路、水路等建設,當局希望透過加大投資,拉動內需,起「立竿見影」的效果。
這是繼國務院上月批准鐵道部2萬億元鐵路投資計劃後,另一項重大投資計劃。消息人士透露,5萬億元投資計劃,將保證《公路、水路交通「十一五」(2006-2010年)規劃》及交通運輸行業的中長期規劃能如期,甚至提早完成,並在這基礎上再追加逾2萬億投資。

粵失業男士轉職保母

中國北方交通大學經管學院教授張文杰說:「追加投資是好事,除了能快速拉動內需,從目前中國的交通運輸狀況看,加大港口和碼頭建設投資也很有必要。」中國對外經濟大學金融學院教授丁建臣則認為,雖然為建設項目發債可能造成財務赤字,但「從現在情況來看,拉動內需遠比財政赤字重要。」
出口和投資作為中國經濟增長的兩大支柱,在當前出口放緩的背景下,有專家指中國不得不採取擴張的財政政策。而4年前才宣告結束的積極財政政策,似乎又要回到中國。投資被視為拉動經濟增長的「法寶」,這由公路、機場、核電站、抽水蓄能電站等一批基建項目陸續獲通過,可見端倪。
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稱,隨着經濟增長放緩,就業的拉動力減弱,已形成「值得關注」的迹象,若不能及時有效應對,影響將在明年上半年逐步顯現出來。而廣東家庭服務業協會亦指出,金融海嘯令珠三角不少企業倒閉,一些失業者轉而投身家政行業,甚至部份失業的男性工人,亦致電社區生活服務平台,登記求職做保母,這是以前極少出現的情況。
中國經濟網/《南方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