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吃大閘蟹,我們可以吃甚麼呢?
純以蟹膏計,北海道毛蟹算不算較接近的替代食物?
秋季去北海道,毛蟹是非吃不可的食物,它個頭比大閘蟹「魁梧」,吮完膏之後,尚有肉落肚,是雙重滿足。當然,論價格,它比大閘蟹貴得多!那是因為日本人跟中國人不一樣,日本政府跟中國政府也不一樣。日本人也賺錢,可是他們賺了今天的錢之後還為將來繼續賺錢留一條後路。每年到了捕蟹季節,日本政府會視乎海域中蟹產量及大小來決定捕蟹時間的長短及發牌的數量。漁民捕獲的蟹,若體積太小,則須放歸海中。日本人的化學成績也沒中國人那麼好,他們沒有那麼多土產化學家,所以,不會往海中撒土製的成長激素,只得死心眼地一天一天等待毛蟹成長,一隻毛蟹要長到500克的標準體重,需時六至十年,那是一個嬰孩長成少年的時間。日本人有足夠的耐性,等待一隻蟹長大。毛蟹賣得貴,是可以想像的。
所以,在日本,吃一隻蟹有時候像是一道神聖的儀式,在享受食物的過程中,也領略了他們對食物的虔誠和尊重。
見識了中國人的靈活變通之後,日本人的機械死板變得彌足珍貴,所以,不吃大蟹閘,轉吃毛蟹吧,價格昂貴,那就減少進食的數量。這已經不只是對食物的選擇,而是對日本人價值觀的認同。
等待一隻蟹成長,那是對人類心靈的救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