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麥堅 - 陶傑

說麥堅 - 陶傑

談論總統大選,是全球至hit的話題,都為麥堅感到有點惋惜。
幾個朋友圍在一起,檢討麥堅落後的成因。女人比較感性,都感嘆三十年前的越戰英雄,形象老朽,如果今年是一九七八年,麥堅一定贏。
「我說是選錯了副手,」S說:「珮齡剛出來有新鮮感,但原來沒有什麼知識,麥堅為什麼要選這個女人?是不是怕無法駕馭,故意找一個低智的來當副總統?」
這個觀點很有趣,因為是本地的文化角度。中國人看麥堅選珮齡,許多人會從「找一個白癡當副手,方便駕馭」的邏輯來解釋,因為這是從他們的辦公室生活積累的經驗。
確實,在本地社會政治裏,一個強人找副手,喜歡找頭腦簡單而又忠實愚庸的人選,有一句歇後語,叫做「武大郎開店」,就是這個意思。
前中華民國蔣中正總統找副手,前有李宗仁,後有陳誠,下面的行政院長孫科,都是平庸得不得了的次貨。中國的君王,心理很矛盾,選什麼副主席、副總統之類,副手性格剛強,能力太高,老闆會深受威脅:「卧榻之旁,豈容他人酣睡」,漸漸,他覺得副手是自己的敵人,而忘記了跟你同睡的這個人,是你自己挑選的,他如果也是個輔政有力的高人,不也證明你自己的眼光?
但中國式的管理,就砸鍋在這裏。副手能力強,老闆的風頭搶過去,漸漸也覺得危機四伏,他覺得總統、主席什麼的臉色和眼光,慢慢也變了,他感到「伴君如伴虎」了。最後為了活命,除了政變起事,就是等待「正」的那個來把自己收拾掉。
麥堅選珮齡,就是喜歡她的蠢儍,容易受控制?這是用自己的眼光看世界──麥堅曾經考慮過黑人女國務卿萊絲,她不願幹,共和黨曾經也想前國務卿鮑威爾當副總統,他也不想再從政。麥堅找上了冰球媽媽,應該不是為了「方便操控」──美國的副總統,向來有職無權,不是中國人所想的「王儲」的意思,從來不必提防,也不必日思夜想怎樣把這個人好好管死壓住。
中國人看麥堅和珮齡這一對,受到中國式的宮廷政治基因影響,在門縫裏看人,容易把人看扁。
「珮齡說不定是個妖姬江青,搭上麥堅這個『毛主席』之後,餵他老人家吃春藥,」我順水推舟:「紅顏禍水,將來她會成為美國的武則天呢。」一干聽眾,個個點頭稱是。我呷一口龍井,快意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