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泰富董事總經理范鴻齡在政黨及輿論壓力下,暫停所有公職,但民主黨繼續狙擊中信泰富,想引用《公司條例》調查中信泰富炒燶外滙事件。有不少商界人士認為,白鴿黨明顯衝着范鴻齡而來;令人奇怪的卻是,沒有保皇黨出來為范鴻齡辯護。有知情人士對單仁說,全因范鴻齡早年在中信泰富處理東隧加價時,結下不少「牙齒印」,所以連保皇派中人也不公然挺他。
東隧企硬加價惹禍
有認識范鴻齡的商界人士對單仁說,其實范為人「冇乜嘢」,也算熱心社會事務,可惜當年中信泰富要求東隧大幅加價時,就算民意嘩然、政黨反對,甚至當時任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局長廖秀冬也想找兩隧大股東中信泰富協商時,中信泰富的反應卻極為冷淡,不只當政府「冇到」,范鴻齡更多次對傳媒表明企硬加價。中信泰富更在政府反對聲中,引用合約中的仲裁機制,令東隧可以狂加六成隧道費。雖說范鴻齡只是代表中信泰富,但相信不少市民也無法忘記他當日的言論,試問今天各大政黨全力爭奪民意之餘,又有誰敢為他說話?
此外,范鴻齡一向出任多個諮詢委員會主席。有曾與他共事的諮詢委員會中人形容,范鴻齡做主席時「唔多願聽人講嘢」,例如他當上積金局主席,首次見記者就突然大談要下調強積金行政費、又要研究修改法例,引入更多競爭云云。據知他事前從未與任何董事局中人談過,更有說連積金局行政總監陳唐芷青也不知情,結果事後有董事「唔多高興」,認為他做法不恰當,難怪有政黨要求他辭積金局主席時,也未見有董事出來為他護航!
至於范鴻齡能否復任行政會議成員,有商界中人指出,要視乎監管機構調查中信泰富的結果,煲呔正計劃重組行會;留不留住范鴻齡,自然也受調查結果影響。除非范鴻齡自行決定請辭,否則監管機構一日未查完中信泰富,恐怕煲呔的新行會名單也難以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