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到了萬眾期待的「超級星期二」,美國總統大選最終由誰勝出,很快便揭盅。今次大選的戰況料較為平淡,民主黨候選人奧巴馬的支持度一直領先於對手(執筆時的最新民調是51%對43%,拋離8個百分點),八年前喬治布殊與戈爾鬥至難分難解的一幕,將不可能重演。看來奧巴馬將可締造歷史,成為美國首個入主白宮的黑人總統。
麥凱恩翻身乏望
背城一戰的共和黨候選人麥凱恩負隅頑抗,戰意可嘉,但對戰果料亦心中有數。導致麥凱恩處於劣勢的最重要因素,是美國經濟加劇惡化。即使麥凱恩刻意與喬治布殊劃清界線(意味小布殊已成為共和黨爭取連任的負資產),但對手又豈會輕易放過他?奧巴馬把這場「八年經濟浩劫」與共和黨執政綑綁在一起,麥凱恩自然難以置身事外。美國第三季經濟增長初值為-0.3%,在投票前夕出現這一個數據,更加令麥凱恩翻身乏望。
不少共和黨人相繼倒戈,尤其是布殊政府前國務卿鮑威爾走出來挺奧巴馬,更成為共和黨致命重擊。鮑威爾坦言,經過觀察後,不認為麥凱恩的副總統候選人佩林具備履行總統職務的能力,言論難免動搖麥凱恩支持者的信心,為民主黨吸取大量游離票。
今次大選雙方都搬出「改變」(Change)作為競選口號,背後原因自然是看到國民對政治及經濟狀況皆怨氣甚深,求變之心躍然紙上。最新調查顯示,美國人現時最關注經濟問題,佔去註冊選民54%,比率較其他經濟及政治議題高出逾倍,反映美國國民對經濟前景憂心忡忡。既然不滿意小布殊的政績,那一黨派會有較多支持者「棄暗投明」?不問可知。
奧巴馬勝在機智
奧巴馬得到克林頓年代兩任財長魯賓和薩默斯在幕後擔任軍師,當然曉得機智地及早引爆潛伏的經濟炸彈,避免上任後要揹上小布殊留下這隻黑鑊,但所接手的是近80年最嚴峻的金融危機,這個燙手山芋並不容易拆解。假若奧巴馬勝出,並能在任內扭轉亁坤,令經濟轉弱為強,必可成為繼1932年羅斯福和1980年列根後,另一名垂千古的偉人總統。
王冠一
http://www.wongsir.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