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 死 - 高慧然

食 死 - 高慧然

我是蟹癡,不過我不愛吃肉蟹,獨愛膏蟹,所以,我可以選擇的蟹其實不多,基本上就是大閘蟹。
一個讀者轉給我一篇報道,報道說,江蘇養殖場的大閘蟹用激素餵養,那些生長激素當天進入蟹口,第二天便進入香港人的口中。化學名詞琳瑯滿目,看得我眼睛都花了,我唯一認識的就是避孕藥。所以,只得撫着胸口安慰自己,「也好,省下避孕的錢了。」
不是我樂天知命,而是,我們的確有選擇嗎?
我們可以不吃大閘蟹,可是無論我們轉吃甚麼,只要有巿場需求,那些「生長激素」就會如影隨形,出現在別的食物上面。我們能避得開嗎?牛奶和雞蛋為甚麼變成了毒藥?因為有巿場需求啊。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今天禁一個化學名詞,明天又可以出現另一個化學名詞。今天以前,雞蛋中只要不含禽流感菌及蘇丹紅便被列為安全,今天以後,要多做一重三聚氰胺檢測。可是,即使沒有禽流感,沒有蘇丹紅,沒有三聚氰胺,它會不會含有別的化學成份呢?
自從中國人民下定決心依靠金錢的力量站起來之後,中國就變成了世上最大的製毒作坊。連豆芽都是靠生長激素催長的,把五天的生長期縮短至一天,我們還可以吃甚麼?
不吃不喝三天(有說七天)即死,又吃又喝的話,遲些日子死。是急性自殺和慢性自殺的分別。吃又死,不吃又死,你選擇吃死還是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