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機遇 - 左丁山

經濟機遇 - 左丁山

地產代理施加入「經濟機遇委員會」,聽講佢自己曾經拒絕邀請,但政府盛意拳拳,於是要畀面。左丁山與代理施曾經有幾次一齊參加高官吹風會,發覺代理施堅信市場理論,言行一致,在吹風會上往往與左丁山成為少數右派,而代理施更右一啲。代理施喺佢張報紙有一個專欄,每日發表之意見與編輯卻相左,有時令人愕然。如此人物,在今時今日之立法會(左派議員佔絕大多數)中,高度政治不正確,例如佢反對最低工資,反對競爭法,反對建居屋,反對首置貸款等等,立場鮮明,民建聯、工聯會、學聯、社民連、街工、泛民主派等議員,一定視之為天字第一號敵人。經濟機遇委員會點解要代理施為委員呢?曾特首咁聽民意(生果金就係範例),搵專講「反話」嘅代理施入會,目的何在?諗唔明。
代理施係絕對理性蓋過感性之人,另一位委員進念胡就係感性多於香港天空上之繁星嘅文化人,在經機會講香港金融中心如何面對金融海嘯挑戰,如何發展新道路,唔知會點講。講香港以後發展創意產業、文化產業,唔係唔可以,不過好似又不對題啫,睇吓施政報告第二十至二十三段,就知道經機會唔似係昔日城大張校長主持之文化委員會,張校長加入經機會,其實比較更適當。
「經濟機遇委員會」係中文名字,英文叫做TaskForceonEconomicChallenges(直譯係:應對經濟挑戰特別小組),在公司管理上,TaskForce有臨時、應變、應急小組之意,係一個專責小組,人要少,開會要多,做事要快,唔可以拖泥帶水。但係「經濟機遇委員會」呢個中文名稱,就冇緊急、特別應變、專責嘅意思。委員會啫,咪慢慢傾囉,機遇喎,碰上則有,碰唔上則無,有乜好講?不如請英文專家陶傑、古德明為呢個所謂「委員會」繙譯另一個中文名稱,以免大家誤會。講番委員會成員,經濟腦袋、理論當然以劉遵義、馮國經呢兩位世界級人物最醒,其他人都係實務專家,要佢哋為香港想出新方向,未免強人所難,況且位位都係大忙人,要佢哋好似TaskForce咁樣密集開會/工作,難啲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