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戶積極炒作 美股動盪

大戶積極炒作 美股動盪

【本報綜合報道】環球股市繼續動盪,美國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昨早段低開後最多跌61點,其後則曾倒升115點,專家指出,現時的市場有三大因素,足以將股市舞高弄低,因此近期股市表現得大起大落;至於美國連續兩日公佈的經濟數據,則反映當地經濟前景難以樂觀,這將不利美股後市。
開市後兩小時(本港時間昨晚11時半),道指升101點,報9282點;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升13點,報1712點。歐股個別發展,德國股市尾段升2.35%,英、法股市各升0.5%。亞太股市表現欠佳,MSCI亞太指數於尾市跌2.1%至86.38,日本股市在假期前夕有沽盤湧現,收市前10分鐘更急插近300點,拖累日經指數最終大跌5%,收報8576點。

道指早段曾升115點

美股近期波動的程度令投資咋舌,以周三為例,道指於收市前一度升近250點,但在最後6分鐘卻急瀉近300點,最終收市跌72點。雖然熊市特徵為波動大,但有專家認為,股市近期異常波動可歸納為三大因素。
首先,現今的投資者獲取資訊的渠道氾濫,市場不斷爆出新消息,即使消息未被確定亦足以成為炒作理由;其次,大戶每日都在市場上尋求高賣低買,從而激發極端買賣盤,間接將股市高低位拉濶。另外,由於不少交易商利用槓桿型式買賣,而大部份孖展客亦在收市前一刻才平倉,加上有基金面對贖回潮急急掟貨補倉,均足以將股價舞高弄低。

消息氾濫 激發極端買盤

事實上,市場最關注的是對冲基金被追孖展情況,不但對股市構成衝擊,更拖累細價股在六年來首次跑輸一線股份。有分析師表示,由於對冲基金在細價股的持股量相對較高,而近期對冲基金為降低整體風險,部份更須要回補空倉,即使細價股的基本內涵價值無變,往往其股價跌幅既深且狠。
連續兩日公佈的經濟數據,均反映美國經濟前景堪虞,9月份個人消費開支下跌0.3%,為四年來最大跌幅;期內個人收入升0.2%,稍勝預期。至於聯儲局重視的個人消費開支價格(PCE)核心指數按年升幅由2.6%收窄至2.4%,意味通脹威脅下降。東京三菱UFJ銀行美國資深經濟師曾特納表示,信貸市場緊縮,相信未來數季經濟亦難以改善。
反映美國商業活動的芝加哥採購經理指數,雖然由9月的56.7降到10月的37.8,不但跌穿50的榮衰線,更是2001年以來新低。至於本月密歇根大學消費者情緒指數則由70.3降至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