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評局報告:高考生常識差不明普選意義

考評局報告:高考生常識差不明普選意義

【本報訊】考試及評核局新出版的考試報告指出,不少考生的常識困乏,社會應該關注,今年高考中鮮有人能夠清楚說明普選的意義,對通脹、安樂死等知之不詳。報告也指考生的中文字寫得潦草難辨,多年來沒有改善,直指是電腦普及惹的禍,提出學界應重新將「寫字」納入教程。

直通車理解為子彈火車

今年總結會考生和高考生表現的考試報告顯示,會考中文科小組討論方面,雖然考生壟斷發言的情況不多見,但搶先開口、爭當主席、強邀發言、指名作答、機械回應、胡亂總結,這六大弊端較去年嚴重,「似乎是受到某些『應試指南』的誤導」,結果搶分變失分。
今年其中一條高考中文科口試題目為「普選行政長官,跟我有甚麼關係?」,報告指「鮮有考生清楚說明普選的意義」,說話內容空洞,見解淺薄;更有考生將直通車理解為一種近似子彈火車的發明,又將文言文等同詩詞。
報告又批評考生錯別字嚴重,不少人寫了非規範簡化字而被扣分。不少閱卷員批評考生字體潦草難辨,報告指「令人震驚」,分析原因之一是電腦流行,令學生減少寫字,「寫字問題應該重新提到語文教學的日程來」。
英文科方面,有會考生將VictoriaHarbour(維多利亞港),寫成VictoryHarbour(勝利港),在應考聆聽時將Thursday(周四)當作firstday(首日)。會話考試時,有考生理解錯誤,如被問及「你想做明星嗎」時,竟答「我喜歡陳慧琳」。報告又指,高考生簡單如frogs和snake也串錯,口試時將warm(暖)讀成wrong(錯)。
資深英文科教師周蘿茜指出,學生常使用電腦固然令他們的字體欠佳,電腦軟件可自動檢查英文串字及文法,也令他們的基本功變差。

考評局評語文科考生表現

科目:中文
會考:聆聽能力考試,常誤解說話者原意
會考:閱讀理解太多錯別字,字體太潦
高考:口語小組討論時,有搶先開口、機械回應、胡亂總結
高考:說話能力測試中,將「獨處」理解為獨到之處

科目:英文
會考:作文卷將VictoriaHarbour(維港)錯作VictoryHarbour(勝利港)
會考:作文混淆常用字,如wear(戴、穿)與carry(帶)
高考:會話測試常有背誦公式化短句,如Iagreewithyou(我同意你)
高考:聆聽考試不懂串簡單生字,如frogs(青蛙)、snake(蛇)

資料來源:考評局考試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