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ONOMY融化<br>銀行大花筒枉注資

ECONOMY融化
銀行大花筒枉注資

美國國會通過7,000億美元(54,600億港元)救巿方案後,財政部前天發放首批1,250億美元(9,750億港元)資金給九間銀行,作為注資入股的款項。華府希望銀行取得資金後,恢復放貸活動,令信貸市場得以恢復正常。歐洲也有類似注資行動,可是英美金融機構無改「大花筒」文化,這邊廂獲得續命資金,那邊廂卻把大部份甚至全部資金當作花紅分發給高層,或當作股息發給股東,完全違反當局救市原意,引起納稅人和議員不滿。

除了向高層派花紅,美國多間接受了政府注資的銀行,準備派股息給股東,預計未來三年的股息總支出,將會超過政府注資金額的一半。
TheBankofNewYorkMellon周二取得華府30億美元(234億港元)資金,本季會派發2.75億美元(21.45億港元)股息,預計未來三年派發的股息總額高達33億美元(257.4億港元)。SunTrustofAtlanta、ZionsBancorp會削減股息,而一些有良心的銀行表明不會用政府資金來派息,只會從每季盈利中派息。
紐約州參議員舒默(CharlesSchumer)十分不滿銀行的做法,指「用政府資金來派股息,就會拖垮整個救市計劃的目的」,納稅人也認為假如銀行有錢派股息,當局根本不用向他們注資。但財政部官員表示,若禁止銀行派股息,可能令銀行不肯自願參與救巿計劃,以致無法解決銀根緊絀問題。
美國《華盛頓郵報》

高盛443合夥人 各分紅3845萬港元

在金融海嘯中一度面臨倒閉的高盛銀行,周二獲美國政府注資100億美元(780億港元),但這筆錢連支付花紅也不夠。消息指高盛準備發放70億鎊(899億港元)的年終花紅和薪酬給443名合夥人,預計每人可獲超過300萬鎊(3,845萬港元)過肥年。

雷曼倒閉照分紅

高盛盈利大挫47%,市值蒸發了一半,令股東損失慘重,但仍獲發巨額花紅,引起不少人非議,但最令人齒冷是已倒閉了的雷曼兄弟竟有花紅分,因為英國巴克萊銀行在收購雷曼美國業務時,曾作出有關承諾,令10,000名美國員工分攤15億鎊(191億港元)。
英國首相白高敦推出救巿方案時,揚言打擊金融機構的貪婪文化,但今年2月被國有化的NorthernRock銀行,4,000名員工在未來三年,可分攤5,000萬鎊(6.3億港元)花紅,總裁霍夫曼(GaryHoffman)將分得40萬鎊(510萬港元),成為收入最高的「公務員」。
英國《每日郵報》

AIG疑造數瞞蝕 注資一個月已耗3/4

美國政府先後向美國國際集團(AIG)提供1,230億美元(9,594億港元)資金,短短一個多月,AIG已使用了900億美元(7,020億港元),佔總額3/4,消耗速度驚人。分析員認為這反映了AIG可能「造數」,一直隱藏嚴重虧損賬目。
證券研究分析員維克雷(DonnVickrey)指出,AIG上月中瀕臨破產時,可能已累積了數百億美元的虧損,但沒有在公司的財務報告列明。他估計虧損項目,可能一直被隱藏起,「你不會在一夜間損失1,200億美元(9,360億港元)」。
900億美元用在那裏?AIG表示在下月發表季度報告前,不會作出詳細交代,只表示大致上是用來維護證券借貸計劃、為投資合約做擔保、支付日常運作開支等。外界認為AIG可能用上數百億美元,為衍生產品合約做抵押,但這些產品的價值在金融海嘯中可能已大幅貶值。
美國《紐約時報》

美國經濟在融化──兩名藝術家29日(周三)在紐約曼哈頓金融區,豎立起一座巨型「ECONOMY」冰雕,「ECONOMY」漸漸融化,象徵經濟崩潰。當晚,冰雕的「E」和「C」字已蒸發不見了。
冰雕名為《主街融化》(MainStreetMeltdown),高1.52米、闊4.6米,重680公斤,放在福利廣場直至完全融掉。藝術家利戈拉諾(NoraLigorano)和里斯(MarshallReese)表示,這座冰雕象徵一個極端時刻,放置當天正是1929年股市大崩盤79周年紀念,當年的那一天,揭開經濟大蕭條序幕。
美聯社

華爾街銅牛激勵國民

雕塑家用冰雕來寓意當前經濟融化,原來現時屹立華爾街的銅牛像(圖)也有一段類似故事。1987年美股市崩盤後,藝術家廸莫廸卡開始打造銅牛ChargingBull,重3,200公斤,製作費為36萬美元(279萬港元)。1989年12月15日,他偷偷將銅牛運到紐約證券交易所前擺放,作為送給紐約人的聖誕禮物,藉此鼓舞國民積極面對,展現出美國人的韌力和力量。警方一度充公銅牛,在公眾聲討下才重新將它安置在不遠處的鮑靈格林廣場。之後,美股最終重拾上升動力,還屢創新高,更成為牛市的象徵。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