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 - 李碧華

曾幾何時? - 李碧華

任何國家任何階層人士,最重視安身立命居所,一個有瓦遮頭的「家」。平樓狗窩也好,超級豪宅也好,都是一生目標。
金融海嘯破壞之下,很多人的家被衝擊散亂,甚至淪為露宿者。在美國洛杉磯,大半年下來,無家可歸者數目增加六七成,當中包括律師、實習醫生、護士、老闆、電影編劇、投資顧問……等中產人士,他們從未想過自己會有失去家園的一天。
本港坐擁亞洲最貴樓房山頂豪宅,劈價、蝕讓,震動市場。一個月跌價三成仍成交有限,人心惶惶。
走過地產代理店舖林立的旺區,只見售樓廣告一字一淚──世上所有悲悽之詞都被用盡了。拍了幾張照片,兩個經紀出來糾纏,他們以為我有心格價執平貨。水盡鵝飛之際,怎肯輕易放過來客?
連沙士期間,都沒出現過這樣沮喪字詞:─「今天必走」、「累埋兄弟價」、「一閃即逝」、「慘蝕離場」、「見票即收」、「欲拒還迎」、「急求套現」、「無言內傷」、「最後底線」、「恐慌拋售」、「心灰意冷」、「黯然神傷」、「頭也不回」……
此中最為內斂的一個單位求售語,是「無敵海景,煙花燦爛,曾幾何時」。沒有辛酸,不甘降格,拒灑狗血。但業主最終目的也是售樓。住處也失去,還要煙花幹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