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價急跌,變相提高市民供樓負擔的能力。美聯物業首席分析師劉嘉輝表示,美國宣佈減息半厘,本港銀行雖未跟隨,但由於近月樓價急速下滑,大型屋苑樓價在過去四個月已跌逾15%,令供樓負擔比率下調至28.6%,創43個月新低。
負擔比率創43月新低
他指出,數據顯示目前樓價已跌至合理水平,是市民所能負擔。他舉例說,以承造70%樓按,還款期20年,息率3.25厘,一個500方呎單位月供7147元,以08年第二季居於私人物業的家庭入息中位數2.5萬元計,每月供樓只佔家庭收入不足三成,重返05年初水平之餘,亦顯示市民負擔能力越來越強。
可惜的是,就算市民負擔能力提高,在金融海嘯衝擊下,買家入市仍欠信心;加上銀行為降風險,紛紛收緊樓按貸款,估價亦嚴重不足,對樓市影響很大。
劉嘉輝直言,銀行此舉無可厚非,但應按實際情況處理,很多有心置業的市民,近期因「借唔到錢」而放棄買樓,就算負擔比率跌至03年15.8%的低位,市民供樓綽綽有餘,若銀行不開水喉,恐怕樓市會繼續「跌落去」,市民「有能力供樓,都無能力買樓」。經濟惡化,本港家庭收入勢受影響,但假設家庭入息減少10%,供樓負擔比率升至31.8%,仍屬健康水平,遠不及97年高峯期的93.2%般高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