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選戰還剩一周,坊間媒體紛紛表態。紐約是奧巴馬的世界,幾本本地雜誌以他為封面,擺明車馬助選,氣勢壓倒性。
真的,在紐約真會以為奧巴馬贏硬。不論出席任何飯局,聽到對他的評價都是正面的。前幾天和兩個藝術行政人吃飯,聽他們討論奧巴馬和麥凱恩的分別,笑得捧腹。假若奧巴馬落敗,紐約人必定沮喪得要求獨立。
我也支持奧巴馬,原因很簡單,就是求變。變好變壞是未知數,但不變肯定是死局。想起來,在這段時間來紐約遊歷,機緣巧合遇上大低潮,聽見的牢騷不少,雖僅是過客卻也慢慢感同身受起來,四處很多負面思維,難免令人心慌:低處未見低。
不知這是否所謂的大時代?風平浪靜的日子,與同輩友人浪漫主義發作,老在想着那些未能趕及的大時代、風起雲湧之年。但真到了驚濤駭浪的時候,才發覺沒甚麼預兆的,風眼的中心點果真是不動聲色的。
心慌的時候就想抓緊一點甚麼,錢,夢想,愛。其實都捉不緊,沒甚麼可捉得緊,有時連自己想要去哪裏都還沒搞清。老實羨慕這時候的紐約人,可以表態,可以選擇,可以喊出心裏的恐懼與厭惡。那個紐約女子說麥凱恩和他的拍檔代表的是「最糟最差的美國精神」,說時咬牙切齒,多麼痛快。痛快就好,最怕不痛不癢,甚麼都沒所謂,比死更難受。寧要激情不要冷感,有態就表,有票就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