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一批警方、醫管局、地政總署的敏感文件,日前被人運往深水埗一家廢紙回收站變賣,這些文件包括報案的絕密資料,放在回收站當街任睇。警方接報趕至現場,將這批總重量達兩噸,包含大量市民個人私隱資料的文件截獲,稍後再以盜竊罪名,拘捕一家負責處理銷毀政府過期文件承辦商的兩名工人。記者:劉柏麟、陳達浩、鄭文輝
據了解,警方今次截獲的資料,均為各政府部門於96年至02年期間的文件,當中包括港島及九龍多間警署報案室俗稱「大簿」的報案簿(ReportBook)、巡邏警員記事簿、瑪麗等三家醫院病人病歷紀錄,還有地政總署員工培訓檔案。由於所有文件都有記載市民個人私隱,故均屬於過期敏感資料,該類資料需由專責處理銷毀政府過期文件的承辦商收取後,送往工場銷毀。
打烊前接到大生意
這宗變賣政府文件的事件發生於上周五晚上7時許,深水埗東沙島街一家廢紙回收公司,打烊前接到一宗大生意,一輛滿載廢紙的大貨車來到上址卸貨,工人將一叠叠廢紙搬入店內後,再將部份廢紙塞入店門外四個5呎高、3呎闊鐵籠內。據悉,這批廢紙賣了1,000元,貨車司機收錢後駕車離去。未幾,有市民發現廢紙回收公司門外,其中一個鐵籠內所載廢紙,竟是警員的記事簿,更有幾本底面用紅色硬皮紙釘裝的警署報案專用大簿。至於另外三個鐵籠,裏面有大批瑪麗醫院病歷紀錄,於是致電報警。
警方接報後大為緊張,10多名警員先封鎖現場,逐一查看鐵籠內文件。發現鐵籠內的大簿及警員記事簿,來自北角、香港仔及深水埗多間警署,其中三本大簿內,載由96年8月31日至11月26日的三個月內,市民在上述警署報案資料,當中包括姓名、地址、身份證號碼及手機號碼等私隱。
除警方文件外,警員亦發現這批廢紙內有來自三家公立醫院的病歷資料,當中以瑪麗最多。此外,尚有多份地政總署檔案,包括印有StaffTraining字樣的員工培訓紀錄。
承辦商兩工人被捕
另外,警員亦撿獲大批銀行月結單及已使用過的百佳超級市場現金券。由於警方懷疑廢紙回收公司內尚有其他政府檔案,當晚召貨車將這批總共重約兩噸的文件,載往長沙灣警署保管,並將案件交深水埗重案組調查。重案組探員稍後聯絡到有關承辦商,經調查後,以涉嫌盜竊罪名,拘捕承辦商屬下兩名24及46歲的司機。消息稱,警方正調查過往是否有同類過期政府文件被人當廢紙變賣。
警方發言人表示,警方有一套既定的程序處理銷毀過期敏感資料,今次事件中的所有敏感資料均被起回。醫管局及地政總署亦表示重視事件,並會全面檢討現時處理過期資料程序。
政府部門洩密事件經過示意圖
1〉政府外判承辦商分別到警署、地政總署及醫管局收回一批過期文件
2〉正常程序下,承辦商工人會定期將過期文件送去銷毀
3〉上周五,兩名承辦商工人涉嫌私下將舊文件當廢紙拿去變賣,導致文件當街擺放
特稿 勞永樂:政府監察疏忽
對於有外判商工人盜竊政府舊文件變賣,投訴警方獨立監察委員會成員勞永樂以個人名義稱,事件反映當局在監管上存有疏忽。他表示,政府不能完全將責任推到外判承辦商身上,因為政府有權甄選承辦商,更有責任監察承辦商的工作。
現時政府的過期文件,都由政府物流服務署招標聘請的指定廢紙回收商安排處理。據知,這些舊文件會由各個部門自行儲存,當儲存期屆滿,部門會進行檢核,除保留部份有價值的資料文件外,其餘會交由指定承辦商送往工場銷毀,然後運往內地循環再用。
市民有損失可索償
本地督察協會主席廖潔明指,警方內部有指引規範儲存機密文件,一般由總督察級警官檢核文件,若資料無儲存價值會銷毀,若涉市民私隱資料會先切碎再交承辦商。
法律界人士梁永鏗律師稱,個人資料屬私人財產一部份,負責保存有關資料的機構有責任妥善保存,一旦將市民個人資料丟失,都算違反保管人職責。市民若發現個人資料遺失招致損失,可向有關部門進行民事索償。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