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 辛 - 陶傑

秘 辛 - 陶傑

所謂「第三條路」是前首相貝理雅提出的口號。貝理雅為什麼發明這個名詞,其中有一段秘辛,因為貝理雅要向美國洗底交心。
好端端的,洗什麼底?因為英國的工黨,長期以來入了美國人的黑名單。美國的兩大黨,尤其共和黨,都不信任英國的工黨,因為六十年代發生的一件大事。
一九六三年,英國工黨首相葛斯克(HughGaitskell)暴斃,死因神秘,當時有一種說法,是葛斯克被蘇聯的特工毒殺。
蘇共為什麼要幹掉英國首相?因為葛斯克一死,工黨就輪到財政大臣威爾遜繼任。威爾遜在沒當財相時,曾出任貿易發展局主席,帶過代表團訪問蘇聯多次,而且還在莫斯科住過。
美國中情局早就查探出,威爾遜在駐莫斯科時,由於他的左傾信仰,早就被蘇聯招攬為特務。蘇聯培養了這個「人才」,叫他回去,潛伏在工黨,部署晉昇掌權。威爾遜未負所託,做到了財相。
六十年代美蘇冷戰激烈,蘇聯滲透英國,在劍橋招攬了五個左傾學生當特務,其中一個,做到軍情五處副處長,一九六二年身份敗露,逃亡蘇聯。
一年之後,葛斯克死了,威爾遜繼任,在國內推行社會福利主義,外交反越戰。美國政府覺得這個人不合拍,開始暗查他的底細。一九七○年,威爾遜下台,但四年後又重返首相府,由於在國會票數不足,威爾遜與工會妥協,把英國引向社會主義之路。
一九七六年,威爾遜突然辭職,沒有說明原因,英國政界流行的內幕,是美國中情局忍不住了,把一叠他與蘇聯過從甚密的檔案擲到他桌子上,說他是卧底。英國首相是共諜醜聞太不得了,美國人叫他下台,交換不追究。
從此工黨打入另冊,美國甚至認定工黨是蘇聯的一個分部。經過戴卓爾夫人力挽狂瀾,蘇聯倒台,貝理雅上台了,為了要向美國證明洗心革面,貝理雅跟從布殊出兵,忠心不二,在國內走戴卓爾夫人自由市場路線,為了不想被工黨左派指為叛徒,他說自己不左,也不右,只是走第三條路。
不論卧底之說有無依據,第三條路有英國特定的背景,是用來為工黨遮羞的,香港如果有人想執英國人的口水,不要一知半解地學一點,要明白人家的歷史,對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