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或可分注入市

投資者或可分注入市

【本報訊】南柯一夢,港股一年前高見31,958點,一年後指數由天堂跌落煉獄,只剩下三分一(昨日低見10,676)。雖然港股傷盡散戶,但部份人仍希望在逆市能以「豆腐渣價錢,享受鮑魚味道」,尋找機會撈底。
本報訪問多名學者及專家,皆建議投資者暫宜持盈保泰,毋須急於入市。如要堅持,則分注買貨,不妨以2003年沙士價作為首注投資的參考目標,首選龍頭重磅股。此外,高現金水平及低負債股份,在熊市下防守力亦較強。

曾淵滄:似熊市末期

沙士期間,港股最低見8,409點,98年金融風暴更跌至6,660點,時富資產管理聯席董事姚浩然直指,現階段無人能夠預測見底水平,「跌到一萬點,有人估八千,跌到八千,自然有人估六千」。不過,他承認現時港股估值十分吸引,投資者可分注入市,「首注一萬、次注八千」。
統計今年42隻藍籌表現,僅五隻跌幅少於五成,六隻則淪為「二折股」。瑞信上周發報告,推薦40隻「亞洲生還股」,當中包括中國銀行、中國移動、神華、華潤置地、中海油、中遠太平洋、平安保險、思捷及和黃等。上述股份大部份已由高位調整六成,神華更成為二折股,瑞信相信這些股份屬中長期價值投資的選擇。
卓域資產管理董事譚紹興直言:「黎明前的黑暗最難捱」,他預期周內適逢美國議息,估計期指結算前,大戶不會放軟手腳,會靜待跌破10,000點,才會開始行動。
滙豐跌至「大摩價」,息率已近10厘,獨立股評人陳永陸強調,雖然長線投資者有機會在現水平入市,但投資者不妨等待滙豐明年派息政策明朗後始進場,一旦明年派息不幸削半,息率降至四厘,將會惹來基金再次沽貨,投資者現時毋須心急入市。
城市大學MBA課程主任曾淵滄估計,近期港股跌幅加劇,情況類似熊市末期的徵象。不過,撈底者要克服恐懼,並非易事,「瞓唔安、食唔落,就唔好學人撈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