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死胎做的餃子可以養顏」、「胎盤煮的湯水可以補身」、「嬰兒骨頭可以治不孕」,一個又一個人肉補身傳說,聽得人毛骨悚然。眼科醫生近年竟然「盯上」了其中一份小寶寶帶來的禮物──羊胎膜。醫生解釋,這片透明血淋淋的胎膜雖然恐怖,卻滿佈生長因子,可以作為受損眼角膜的敷料,治療四大難醫眼疾。 記者:張嘉雯
不要恐慌,醫生不會用死胎的羊胎膜,更不會把未經處理的羊胎膜敷在病人的眼睛上;眼科專科醫生許少萍指,需先篩選出身體健康、無傳染病及選擇剖腹生產的孕婦,「因為嬰兒經產道出生,可能會污染胎盤,我哋會喺捐贈之前同之後都幫佢(孕婦)驗血,確保佢身體健康。」
孕婦分娩時,眼科醫生在旁邊準備就緒,待生產過程完結,就會即時清洗及消毒胎盤,然後撕出胎盤上的羊胎膜,鋪在特製紙上,再分成數十小份,放在特製藥水中,在攝氏零下70度儲存。
許少萍指,羊胎膜的細胞來自胎兒本身,可分泌出羊水,「啲羊胎水就好似佢個私家泳池咁,好似水泡咁保護佢,仲可以避震。」她解釋,外科醫生在10多年前已用羊胎膜作為敷料,覆蓋嚴重燒傷者的皮膚,控制傷勢,作用類似肥料,幫助細胞生長,「羊胎離開咗BB之後,細胞已經死晒,剩番啲生長因子,所以唔會排斥,而且感染嘅風險亦唔高。」
捐出羊胎膜可放一年
羊胎膜對眼睛受化學品灼傷,角膜表皮幹細胞遭破壞,引起角膜霧化及結膜收縮起疤的病人最有效,「隻眼畀啲化學品,例如鏹水整到,整死咗啲幹細胞,就算換角膜,都會因為無細胞喺上面保護,啲血管會慢慢生番入去,角膜再花過。」有了羊胎膜這塊肥料,眼科醫生就會在病人健全的眼中抽取幹細胞作為「種籽」,植入受傷眼睛中,再敷上「肥料」,待細胞慢慢成長。
此外,羊胎膜對結痂性的結膜病、嚴重砂眼、非感染性的角膜潰瘍,及暴曬過多致復發性[!8B5C]肉的個案亦有幫助。
捐出的羊胎膜一般可存放一年,手術前一至兩個小時從冷藏室中取出解凍。養和醫院三年多前開始提供羊胎膜治療眼疾,是目前唯一提供此服務的私家醫院,外國亦有生物科技公司出售。
傳統換角膜或出現排斥
【本報訊】一塊羊胎膜可變身「復明大使」,2006年初,全球爆發隱形眼鏡藥水引致真菌感染角膜炎事故,本港一名中招女士,角膜中央穿孔,幾近失明。眼科專科醫生許少萍指,當年醫生先控制感染,然後把羊胎膜填入穿孔中,再以醫學用的膠水封口,三至四個星期後,羊胎膜開始溶化,長出角膜細胞。
「羊胎膜好似一個scaffold(模)或者skeleton(骨架)咁,可以維持住個形狀一陣,等身體有時間填補番啲角膜組織。」結果病人在兩、三個月後完全恢復視力,許少萍指,羊胎膜療法未出現時,這類病人只可考慮換角膜,但可能出現排斥。
另一個案是年輕車房東主,多年前被夥計潑鏹水,毀容之餘,眼睛組織幾乎全部溶化。醫生為他換角膜及植入幹細胞,由於他眼皮盡失,雙眼無法合上,醫生就以羊胎膜保護他雙眼,良好視力維持了一年,最後因為身體對角膜排斥而再陷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