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帶給中國 7張塔羅牌

上帝帶給中國 7張塔羅牌

新視野藝術節進行得如火如荼,繼早前較注目的有徐克的《暴風雨》,還有《上帝來到中國》,這是繼《萬曆十五年》後新一齣進念歷史劇場,重新把近代中國史搬上劇台,像塔羅牌般揭示西方傳教士帶來中國的福與禍,令觀眾穿梭過去發掘真相。

記者:趙志雄
攝影:陳盛臣(訪問)

一人分飾十幾角

採訪時只見楊永德(David)一人和小木偶在綵排室,原來兩小時長的戲大部份都是他一人演,同時飾康熙、歷史課講師、傳教士、繙譯官、講古佬等十多個角色,更會跟小木偶馬禮遜做「對手戲」。這個木偶是清朝的傳教士,「他」一心傳教卻一生坎坷,在劇中David以講師身份訪問小木偶如何在中國傳教,同時又控制木偶擺動,自問自答作講解。David坦言:「上一齣進念歷史劇《萬曆十五年》我演三個角色,今次我分演十多個角色,其中一場講到傳教士幫康熙醫病,我要同時扮演歷史課講師、傳教士同患重病的康熙,都幾辛苦同有難度,但亦係演呢個戲最開心嘅地方,有機會嘗試多種演繹方式,例如我第一次同木偶演戲,第一次為動畫配音。」沒錯,劇中其中一節會加插動畫片,講述林則徐未銷煙前,曾經找過西醫根治小腸氣病,但由於身為清廷欽差,整件事變得神秘和尷尬,充滿幽默感。

上帝的兩張臉

David透露劇中會有hip-hop音樂,皆因客串飾演義和團團員的陳浩峰會rap唱義和團口號,真是聞所未聞。對於劇目取名《上帝來到中國》,David解釋:「傳教士係代表上帝來到中國,由最初一心傳教,到後來藉傳教成為西方帝國主義的間諜,就好似上帝有兩張臉,一面慈祥一面狠毒。」全劇七幕故事改編自多個不同年代的西方傳教士事迹,有別於歷史書跟時間線和大事件去講。這次劇場採用不同演繹方式,目的是令觀眾跳出苦悶教科書,重新閱讀歷史。

日期:10月31日、11月01-02日Fri-Sun8pm,Sat-Sun3pm
地點:香港大會堂劇院
票價:$400,$280,$180

塔羅7解
一:一八四零

傳教士一心傳教,但中國人不需要他們的宗教,他們卻給中國人需要的科學。但鴉片戰爭後,傳教士成為手捧《聖經》的戰爭間諜。

二:紅衣大將軍

藉鑄炮戰勝明朝,清皇帝封紅夷火炮為「紅衣大將軍」。後康熙禁研火炮,大清因技術落後輸掉鴉片戰爭。

三:傳教士與康熙

傳教士救活康熙後打開傳教缺口,後因教廷干涉朝政康熙禁止傳教。百年後隨着戰爭再到中國。

四:地下工作者

傳教士伯駕開「新豆欄醫局」,治好林則徐的小腸氣並救治大量中國人。後助美、清政府簽訂《望廈條約》,被指「以醫藥侵華的帝國主義分子」。

五:墨海書館

傳教士麥都思開辦「墨海書館」編譯西方科技書籍傳授中國人西方知識,藉此獲得中國對傳教事務支持。

六:同文館

大清開設官校「同文館」,教授中國學生掌握西方科學。

七:義和團

義和團排洋運動引致八國聯軍攻入北京,使科舉制廢除,新教育事業得以發展。

黎達達榮之塔羅

獨立漫畫家黎達達榮負責創作劇中約10分鐘的動畫,「人物都肥肥矮矮比較活潑,與台上真人演出好唔同,視覺效果變化顯著,畀觀眾知道歷史有好多種睇法。」除製作動畫黎達達榮一直為進念劇場創作漫畫集和宣傳品,今次他畫了一批風格極似塔羅牌的插圖,而宣傳海報又是另一種風格,有點十七、八世紀歐洲畫的味道。「我做過資料搜集,睇過洋人嘅畫法、點睇中國人後,發覺塔羅牌嘅構圖風格比較特別,都係大黃、大紅,所以就用呢種畫法突出風格。」問到插圖有沒有塔羅牌般的啓示呢?他邊搔癢邊笑說:「無放太多隱喻喺畫中,只係諗觀眾藉圖畫可以明白個古仔。至於宣傳海報係想講番上帝帶咗火炮、天文同聖經黎中國。」

■黎達達榮認為《上》劇會令觀眾反思自己的民族。

■黎達達榮的動畫講述傳教士伯駕開設「新豆欄醫局」,治好林則徐的小腸氣病。

香港首齣引錄劇場

進劇場製作的《樓城》不單止是新視野藝術節閉幕節目,更是為英國文化協會六十周年誌慶而創作。這部劇場有關於香港城市建築和規劃的故事,是香港首齣「引錄劇場」(VerbatimTheatre),演員台詞引錄受訪者答話在台上重新演繹。劇場走訪數十位香港人士,從紮鐵工人到保育人士如朱凱廸、從議員陸恭蕙到文化評論人陶傑,以及居住在不同環境的市民,將他們的說話變成舞台上的對白,講出香港人對生活空間的需要。《樓城》編劇兼導演陳麗珠表示:「引錄劇場係近年英國越來越流行嘅劇場創作方式,我哋認為用呢種方式創作可以引起香港人嘅共鳴。」作為新視野藝術節節目,舞台上當然不止演員演出,還會加插由英國著名錄像創作組合BurstTV製作的影像和音樂。

日期:11月20-23日Thur-Sun8pm,Sat-Sun3pm
地點:香港大會堂劇院
票價:$220,$160,$120

■《樓城》帶出有你有我的香港城市建築故事

■《樓城》是香港首齣「引錄劇場」

《石堅》清唱男子組

《石堅》靠19把男聲合唱,配合女獨舞者的演出,要觀眾靠聽聲音想像出香港民間故事,例如望夫石、太平山寶龜下海和愚公移山等。編舞家伍宇烈說:「《石堅》係一個音樂節目,台上19個男仔扮演一隊童軍,一邊上山一邊唱,人聲塑造自然環境包括海浪和樹木,唱嘅歌歌詞唔多,例如「巴巴」、「嘩嘩」,間中會有一兩句對白『咦!囗度有個女人喎』,要靠觀眾想像出望夫石故事同堅持嘅精神。」

日期:11月14-15日8pm
地點:香港大會堂劇院
票價:$200,$160,$120

■右起:《石堅》舞台指導伍宇烈和合唱指導趙伯承是首次合作

■《石堅》中台上19個男仔扮演一隊童軍

「新視野」其他推介
《梁紅玉》

李六乙巾幗英雄三部曲最終篇《梁紅玉》與前兩篇《穆桂英》和《花木蘭》一樣戲說人鬼情,不同的是《梁紅玉》以丑角(小花臉)交流,充滿喜劇氣氛。

日期:11月15-16日8pm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劇場
票價:240,$120

馬友友與香港中樂團

知名大提琴手馬友友將第一次與香港中樂團合作,由閻惠昌指揮,演奏《莊周夢》和李滄桑新編曲《十面埋伏》大提琴版。亦會與香港管弦樂團合作,演繹其他名作曲家的作品。

日期:11月08日6:30pm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
票價:$1,350,$900,$600,$300

《關於箜舞》

知名泰國箜舞(宮廷舞)表演者皮歇.克朗淳與法國新舞蹈革命先鋒謝洛姆.貝爾攜手合作《關於箜舞》,會示範泰國箜舞,帶領後者跟隨演出,是東西方舞蹈交流的一次表現。

日期:11月21-22日8pm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劇場
票價:$200,$120

《驚夢》

中國著名作曲家劉索拉與德國現代室內樂團聯手演出室內歌劇《驚夢》,演員將演技配合舞蹈,講兩個女人追求權力而落得悲劇收場。為表現劇中現實與夢境的時空交錯,以京崑戲曲、三十年代夜上海時期音樂、六十年代革命旋律、西方舞曲和hip-hop等共冶一爐。

日期:11月07-08日8pm
地點:葵青劇院演藝廳
票價:$420,$320,$220,$150

觀眾點睇

■浸會大學視覺藝術系李同學:「《樓城》最吸引,因為香港的生活空間實在太小了!」

■岑先生表示:「《暴風雨》是最吸引我的節目,因為有徐克。」

「新視野」節目查詢電話:23701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