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夫球場上的Caddie,一般稱之為球童。大概這稱呼配合中國國情,古時書生有書童,書生弄文,須有書童磨墨,上京考取功名,須有書童隨身照呼,打點一切。現代人當部門主管,則有祕書幫手,從訂餐室座位至歌劇門票,從安排一星期活動程序以至煮茶沖咖啡,祕書發揮作用極大,書生沒書童,主管沒祕書,恐怕成不了大事矣。
今時今日,高球場上揮杆人士,不管球齡多少,在球場上,最佳助手非Caddie莫屬。外國打球,少見Caddie,蓋人工太貴,一般打球的,採自助形式,有些球場球車欠奉,打球人士祇能用推車拉動球袋,十分吃力,球藝略差者,難有奇蹟出現,要打好球,非憑真材實料不可。國內幸有Caddie從旁協助,讓打球人士信心大增,方便之餘,還可享受揮杆之樂。國內球場的Caddie,大多接受過為期三月至半年的專業訓練,對一般球例,相當熟悉,初下場的球友,遇上疑難,怎樣罰杆,怎樣在球入林後,下水後,該在那裡補球,Caddie都一清二楚。當然,球友之間不是比賽,不是賭錢(一般是小賭怡情那種),球例要多寬鬆就可多寬鬆,打了一個壞球,可以多打一個,下水不用罰,入林不用找,多打三杆算一杆,一般球友都能打出個佳績來,Caddie功不可抹。
Caddie也會充當心理治療師的,不是說鼓勵最為重要的麼,在球場上,沒有挫折這回事,在發球台上開球,不管打得多近(遠當然最好),不管偏左還是偏右,球童(即Caddie)多會高聲稱讚:好球。祇要球沒有出了球道以外,管他是長草,沙池,都屬好球。球友有此錯覺:這一球以我的水準來說,算不錯的了。不是麼,打高球說到底,是個人的自我超越,把自己的成績與職業球手比較,沒意思的。況且打球有以handicap計算的,我的球齡短,技術欠佳,可以在handicap加減杆數,憑此便可與高手打球杆數看齊,一起較量了,說不定還會勝出呢。所有球友皆有類似想法:我是很不錯的了。(不是麼,在球會餐室內,總可聽見球友在說自己的失誤,沒有那一點點失誤,不得了,老虎活士也會輸在自己手上呢,球友總會在十場友誼中的一百八十杆中,打出一杆具世界級水準的。)
Caddie鼓勵的一句兩句,那可不是空話,可讓球友恢復信心,繼續打下去,Caddie還懂擺線,在推球入洞的果嶺上,明斜暗斜、彎位、順草、逆草,果嶺的快或慢,好的Caddie對此,完全能夠掌握得來。球童的擺線,可以幫助球友把小小的高球一杆推入洞。推杆力度也是十分重要,用半力,四分三力(那是什麼意思),會決定了球的速度,一切依照球童所說行事,球進洞了,功勞在球童,光榮則屬於球友的,那歡呼,來自球童,那喜悅,則屬於球友。
球童不易為,風吹雨淋日曬都得下場,下雨為球友打傘,日曬為球友打傘,拿著三五枝球杆在球場草地來回走動,還得指示球友打球方向,又得看球落點,入長草要找,入林要找。打球的那幾個小時,球友兩手空空便可走下草地,自有Caddie遞上所需使用的球杆。有等球友打得不好,發脾氣了,Caddie還得忍氣吞聲,好像球打得不好,不是球友的錯,是球童的錯,指導無方嘛。
外國也有Caddie,職業球手的Caddie地位崇高,更有著書立說,講及高球藝術。他們其實也是一等一高手,與本地高手過招,勝算甚高。我們的Caddie任勞任怨,知道球友在球場上,往往力有所不逮,球技有待改進,卻仍加以鼓勵,肯定他們的球技。說到底,那不過是一場遊戲而已。Caddie在場上恰如其分發揮微妙作用,讓一眾球友覺得自己天下無敵,不是很好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