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猝死多患心肌肥厚症

少年猝死多患心肌肥厚症

【本報訊】律敦治醫院心臟科顧問及主管醫生劉育港指出,先天性心肌肥厚症是青少年運動猝死最常見的原因,事前毫無徵兆。他呼籲運動期間曾暈倒或有家族性病史的人盡快接受心臟檢查。
劉育港解釋,每五百人就有一人帶有心肌肥厚症的基因,不一定會病發,而病發年齡大多屬青少年時期。患者運動時心臟劇烈收縮,肥厚的心肌阻礙心臟泵血到大動脈,導致器官缺血猝死。治療方法是在鎖骨皮下安裝心臟除顫器,病發時自動急救。

可接受心電圖檢查確診

兩年前他曾接獲一名行樓梯時突然暈倒的15歲少年個案,被確診患上心肌肥厚症,但對方不肯安裝除顫器。豈料數周後他在同一地點暈倒,才願意安裝,「好彩呢兩次都有人幫佢急救,之後個除顫器救咗佢幾次,如果唔裝已經死咗。」
浸大體育學系副教授雷雄德指,行山屬劇烈運動,消耗的能量比在健身中心跑步還要多,若天氣炎熱,增加誘發先天性心血管病的風險。逾九成青少年運動猝死個案與先天性心血管疾病有關,事前未必有病徵,「有啲之前試過運動期間心絞痛或者呼吸困難,但係後生仔警覺性低,唔會理。」
雷雄德稱,患者可經醫生轉介,接受運動心電圖檢查確診,費用千多元。意大利現時為所有參與運動比賽的青少年進行有關普查,成功減低猝死比率。

近期幼童及少年猝死事件簿

日期:17/08/2008
事件經過:9歲男童在西貢翠塘花園住所睡覺期間,疑病發昏迷送院死亡

日期:05/08/2008
事件經過:12歲男童在太古城住所睡眠期間,突然頭痛及抽搐昏迷,送院搶救6天後不治

日期:25/07/2008
事件經過:一向沒有病痛的兩歲女童,在黃大仙采頤花園住所沙發倦極而睡,突陷昏迷送院死亡

日期:18/06/2008
事件經過:15歲少年冒雨在灣仔修頓球場比賽打籃球,落場不到十分鐘突然暈眩倒下,送院搶救無效

*未包括昨日發生的一宗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