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酒店 - 蔡瀾

四季酒店 - 蔡瀾

「四季酒店」的功績,是將老旅館買下來,重新豪華裝修後供旅人居住。
舊建築總有一種氣派,典型的是樓頂高,那是昔日光輝的日子才能擁有的浪費,一浪費氣勢就大起來,香港的「半島」大堂就是一個很明顯的例子。當今的利用一尺一寸的空間,老早變成三層廳房,那有什麼氣派可言?
房間的基本架構不改,一不改,洗手間已有現代酒店的卧室那麼大;最普通的房間,已像現代酒店的套房。
傢俬當然換新了,但保持古典的優雅。牆壁漆過,還可以看到從前工匠們塑出來的浮雕。沒有抽象的油畫掛在牆上,那些永遠看不厭的花卉,是攝影技術發明之前,探險家手繪的印刷精品。
地板發亮,並非水晶漆,還是昔日的柚木,打磨後看到一圈圈的年輪,像新的一模一樣,因修補,踏上去不會咿咿作響。
浴缸換過,用仿古式的架空白瓷,連水龍頭沒有新花樣,供應的用品全由名廠家製造,一點一滴,絕不馬虎。
最後是那張床了。高、大、厚,睡上去像躺在雲朵之中,枕頭也那麼柔軟。這種酒店的好處是,如果你只睡慣硬鋪,服務員會上來替你加塊板,換個枕。
地點更是最佔優勢的,當年地皮便宜,一定選市中心旺中帶靜的,巴黎的「四季」就是一個例子,建在香榭麗舍,由老酒店「喬治五世」改建。布達佩斯的就在名景點「鐵橋」的盡頭,布拉格的一走過去就是古城。
在東南亞這種老建築物難找,亁脆搬到偏僻的鄉下,像清邁土地大把,就在一片耕地的周圍蓋一間間的別墅當客房,是另一種氣派。
我已變成「四季酒店」的常客,去探路時先考察這個集團的旅館夠不夠好,再去看別的,除非有更突出的,「四季」一向沒讓我失望。
但也有例外,像香港那間就最沒個性,失盡水準,好在我不必光顧。